关于茅门的诗词(856首)

561 《秋风篇》 宋·梅尧臣

秋风白虎嗥,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啮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562 《两日苦风思江南》 宋·梅尧臣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563 《紫微亭》 宋·梅尧臣

江云如旗脚,墨点飞雁行。
平圃采芳菊,上水酌桂浆。
为言此何时,杜子逢重阳。
醉思庄生达,哂彼齐景伤。

564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尧臣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565 《青丘子歌》 明·高启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566 《晓发山驿》 明·高启

风残杏花晓,马上闻啼鸟。
茅店未开门,山多住人少。

567 《京师苦寒》 明·高启

北风怒发浮云昏,积阴惨惨愁乾坤。
龙蛇蟠泥兽入穴,怪石冻裂生皴纹。
临沧观下飞雪满,横江渡口惊涛奔。
空山万木尽立死,未觉阳气回深根。

568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569 《赵君年十六作雨诗极奇验可畏说之辄次韵和之》 宋·晁说之

天地绵绵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块。
时时出溢不自持,或蒙或渚物有底。
人间妄见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际。
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潜相继。

570 《送牛学士知润州》 宋·王禹偁

诏从书殿理江干,江外生民识谏官。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茅君仙洞披图见,张祜诗牌拂藓看。
他日政成无一事,好吟新句寄长安。

571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572 《一品孙郑昱》 宋·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573 《再和》 宋·刘克庄

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574 《四和》 宋·刘克庄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
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
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575 《即事二首》 宋·刘克庄

生涯草草旋安排,先架茅堂次竹斋。
傍榾柮边名燠室,有榕树处当凉台。
且饶林下一人去,莫问门前几客来。
新买溪西山数亩,便思辇石更移梅。

576 《七十九吟十首》 宋·刘克庄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
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577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 宋·刘克庄

身已龙钟不出村,尚能抱瓮灌蔬园。
瓦盆甚朴常盛酒,茅屋虽低可负暄。
锄倦扶藜访邻叟,祭归怀肉遗诸孙。
后生记取耆年语,世世休思入县门。

578 《又和感旧四首》 宋·刘克庄

蹇驴谁驾复谁骖,略似遗公在剑南。
尚有三钟加十束,那无二顷种千柑。
不烦剥啄敲门访,且可跏趺面壁参。
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

579 《寒食清明二首》 宋·刘克庄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580 《送张守秘丞二首》 宋·刘克庄

逐客门庭断履綦,时迂小队访茅茨。
追随雅有蓬山旧,爱助惭无薤水规。
舆腻岂为名士涴,羊碑长遣后人思。
安知昭代輶轩使,不向民间采此诗。

* 关于茅门的诗词 描写茅门的诗词 带有茅门的诗词 包含茅门的古诗词(856首)

关于茅门的诗句

茅斋定王城郭门 闭门茅底偶为邻 茅土盛于门 百草当门茅舍低 拟作茅庵住洞门 竹门茅屋带村居 茅舍门常掩 门对茅峰远世情 茅屋惊寒半掩门 茅舍门前有好山 柴门茅屋数家村 风抱茅檐雪拥门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