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心的诗词(1280首)

901 《堂成》 宋·苏辙

筑室三年,堂成可居。
我初不知,诸子劳劬。
父母老矣,风雨未除。
橐装几何,勿问有无。

902 《浴罢》 宋·苏辙

逐客例幽忧,多年不洗沐。
予发栉无垢,身垢要须浴。
颠隮本天运,愤恨当谁复。
茅檐容病躯,稻饭饱枵腹。

903 《送张唐英监阆州税》 宋·苏辙

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
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
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
未可厌畋猎,田中有走貆。

904 《次韵王巩怀刘莘老》 宋·苏辙

两都来往太频频,真是人间自在人。
十载读书同白屋,千金为客买朱唇。
结交京邑倾心肺,寓思禅宗离垢尘。
为问西归天禄客,何时同看洛川神。

905 《寄题登封揖仙亭》 宋·苏辙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906 《寄济南守李公择》 宋·苏辙

岱阴皆平田,济南附山麓。
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分流绕涂巷,暖气烝草木。
下田满粳稻,秋成比禾菽。

907 《张恕寺丞益斋》 宋·苏辙

人生不读书,空洞一无有。
羡君常斋居,散帙满前后。
开编试寻绎,阅岁行自富。
従横画图出,次第宫商奏。

908 《李钧寿花堂〈并叙〉》 宋·苏辙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909 《迎寄王适》 宋·苏辙

投窜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气如烝。
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
养气经年惟脱粟,读书终夜有寒灯。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鲲鱼会化鹏。

910 《送欧阳辩》 宋·苏辙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911 《省事》 宋·苏辙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912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宋·苏辙

三君皆亲非复客,执手河梁我心恻。
倚门耿耿夜不眠,挽袖匆匆有难色。
君归使我劳魂梦,落叶鸣阶自相拥。
君家西归在新岁,此行未远心先恐。

91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三书轩》 宋·苏辙

绿竹覆清渠,尘心日日疏。
使君遗癖在,苦要读文书。

914 《李韵寿花堂》 宋·苏辙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915 《新作南门》 宋·苏辙

于公决狱多阴功,自知有子当三公,高作里门车马通。
定国精明有父风,饮酒一石耳目聪。

916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宋·苏辙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917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宋·苏辙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
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
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
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918 《谢孙状元寒食见赠》 宋·魏野

一首状元诗,封来到竹扉。
读留寒食烛,拜换道家衣。
誉过心无愧,酬迟礼转非。
闲思播琴里,谁更会玄微。

919 《威上人》 宋·杨亿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徧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920 《赠文照大师》 宋·杨亿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 关于读心的诗词 描写读心的诗词 带有读心的诗词 包含读心的古诗词(1280首)

关于读心的诗句

读书读心不读迹 一读心为眩 摩挲细读心眸开 摸索一读心眼开 寻文再读心茫然 长跪读书心暂缓 半学修心半读书 心会真如不读经 读书心绪少 读书心绪少 黄庭读罢心如水 读到别来心下事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