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七的诗词(2196首)

441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
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
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
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442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帟室深攀慕,仙都去不归。
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
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
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443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越从景佑至元丰,俪极坤仪四纪中。
复辟先朝尊启母。
助勤熙旦广尧聪。
深居高拱收渊默,盛德成功绝比隆,太史方修长信注,续诗应首二南风。

444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冀王阴德在高门,南院功名燕后昆。
庆衍曾沙钟圣女,尊居东殿见神孙。
糺宗新广宣平第,尚主重开沁水园。
自昔后家称累盛,谁如终始六朝恩。

445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初颁遗诰大廷中,百辟悲号四海同。
过越丧期天子孝,便蕃恩泽外家丰。
桥山弓剑开高寝,原庙衣冠入閟宫。
玉辇三元朝象帝,年年长慕阙门东。

446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宋·苏颂

亭构依然揭大椿,宫闱无复驻飚轮。
清衷念切承颜日,长乐悲深奉质辰。
六御骖騑开道路,五陵松柏惨风尘。
周南旧老偏摧感,曾是初元奉策臣。

447 《读史七首》 宋·于石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
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
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
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448 《读史七首》 宋·于石

世以燔经咎李斯,斯文兴丧岂关渠。
楚人未烈咸阳火,秦府犹存博士书。
吾道不随灰烬冷,残烟空锁帝王居。
独嗟先入收图籍,刀笔区区计亦疏。

449 《读史七首》 宋·于石

秦亡四海角群雄,三尺胡然起沛丰。
首录酂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
亲而寡助宁非叛,国尔忘身始是忠。
尝罚於斯庸未当,终然击柱或争功。

450 《读史七首》 宋·于石

汉楚兴亡事已休,至今堪叹亦堪羞。
郑君不肯更名籍,项伯胡为赐姓刘。
寡助固知亲亦叛,孤忠忍以主为雠。
人臣贵在明大义,勿为身谋为国谋。

451 《读史七首》 宋·于石

今来古往一封疆,虎斗龙争几帝王。
百二山河秦地险,八千子弟楚天亡。
朝廷有道自多助,仁义行师岂恃强。
往事废兴何处问,寒烟衰草满斜阳。

452 《读史七首》 宋·于石

莫言世事只如棋,千载是非人共知。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党锢无钩汉亦衰。
覆辙相寻多不悟,抚编太息此何时。

453 《读史七首》 宋·于石

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
孔明扶汉何吞蜀,仁杰兴唐乃死周。
成败由人天不管,功名遗恨水空流。
柬之未相姜维将,二子宁无身后忧。

454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春风簸雨湿郊原,春水沄沄复旧痕。
寂寞道傍堪叹处,柴门茅屋数家村。

455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舟中无事阅陈编,千古高风挹圣贤。
奔走徒劳竟何补,兴怀旧隐思凄然。

456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雨声初断暮云横,天意欲晴犹未晴。
好向长空施巨手,扫除氛翳见清明。

457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清香忽向暗中来。
应为梅花取次开。
爱汝风标真绝俗,何当环绕百千回。

458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几处汪汪成巨浸,传闻昔日尽良田。
兴除利害宁无策,忍把膏腴久弃捐。

459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阴云解駮晴光好,藜杖逍遥足自怡。
月争渐迟风力细,初春便是浴沂时。

460 《郊外即事七首》 宋·袁燮

乍从尘土俯澄泓,莹彻心神眼倍明。
天下渊泉有如此,流清端的自源清。

* 关于首七的诗词 描写首七的诗词 带有首七的诗词 包含首七的古诗词(2196首)

关于首七的诗句

昂首七香车 昔游回首七春风 万首七言千绝句 两首诗成七步间 五七字句一千首 首唱曾题七字诗 商调十二首之七一梦行云还暂阻 向七峰回首 而七首不动 七十光阴回首 而此首亦咏七真之词 好去临江醉一十七首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