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迹的诗词(1561首)

721 《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宋·郝某

呼舟入境陟崔嵬,今日登临慰昔怀。
览胜凌虚缘绝磴,凭高索句付磨崖。
松声夜落千年洞,山势晴连万里淮。
仙迹空遗丹井在,宦尘行叹老筋骸。

722 《和韩子苍游赤壁》 宋·何颉之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723 《寄陈希夷》 宋·洪湛

华山高万丈,莲峰映初日。
中有希夷子,默坐养神谧。
芝术无外求,巢由乃共匹。
形迹任化迁,元枢守贞一。
望岫君息心,清谈讵能悉。

724 《题梅山云悦楼》 宋·胡宏子

世人之所悦,多在纷华间。
毛仙得趣处,白云满青山。
飞楼俯空旷,登眺长怡颜。
迹与云俱高,心与云俱闲。
八极梅真人,乘云相往还。
我亦懒出岫,时归坐云关。
清吟抱幽独,何当共凭栏。

725 《炼丹井》 宋·胡融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726 《书堂》 宋·胡融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閒书,诛茅近东壁。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727 《双清阁咏雪》 宋·黄伯固

箕伯宵声怒,髽童早语咍。
飞花先腊白,和气觉春回。
暗动云都簇,先凭雨作媒。
有情皆噤惨,无物不低催。

728 《旴江舟中联句》 宋·黄春伯

倏忽僧千兔,寻常涸百蠡。
眼光摩日月,足迹遍山河。
赤壁聊化鹤,黄庭浪换鹅。
秋声归欸乃,云影映婆娑。

729 《炼丹观》 宋·黄甲

天地为炉变化间,丹砂点石石成丹。
丹成遗灶空陈迹,留与高人图画看。

730 《咏华林书院》 宋·黄夷简

桐轩潇洒远尘机,伯始英风世不衰。
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
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余粮俗共熙。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

731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黄震

想别岐周不记年,丹丘高卧好林泉。
飞名已出红尘外,放迹才辞紫殿前。
虚室先输君静坐,野云终俟我閒眠。
长歌宸翰真皇赐,袖去须知世世传。

732 《均庆寺》 宋·季咸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
胜地昔曾钟王气,高僧谁此掩禅关。
翚飞巍殿烟瓴碧,翠削层崖苔藓斑。
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闲。

733 《磨崖碑》 宋·江琼

元水部磨崖碑,为唐中兴作也。
唐事已矣,而碑崖□□独存。
本朝诸贤相与题咏,如张宛邱时有游人打碑卖之句。
□古一言□□□□□不已。

734 《翠屏列画》 宋·蒋晋

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谁把王维旧墨迹,巍巍高挂安居前。
胜景应知世稀有,妙学丹青乃缩手。
嗟哉画有蠹损时,斯图寿比南山久。

735 《手植桧》 宋·孔舜亮

圣人嘉异种,移对诵弦堂。
双本无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顺,在纽象乾纲。
影覆诗书府,根盘礼义乡。

736 《题萃清阁》 宋·李处励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737 《游洞霄》 宋·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738 《题仙都山》 宋·李建中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739 《开垣曲山路成》 宋·李建中

为郡同卧理,民情识我情。
三秋得公事,一月绕山行。
砥柱全抛险,黄河日接平。
周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740 《寄嵩岳吉上人》 宋·李若谷

结庵嵩少深,高道恐难偏。
苦海好求宝,天花莫著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应新。
谁谓孤云迹,名曾达紫宸。

* 关于高迹的诗词 描写高迹的诗词 带有高迹的诗词 包含高迹的古诗词(1561首)

关于高迹的诗句

烟岭迷高迹 高迹此闲放 自古多高迹 高迹无人更蹑 可以蹑高迹 高迹自相亲 高迹终期卧故乡 千载三吴有高迹 高迹何来此 高迹宁留得 高迹指浮云 功高迹反危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