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诗词(共2123首)

苏辙简介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701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宋·苏辙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1702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宋·苏辙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1703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 宋·苏辙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1704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宋·苏辙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1705 《筠州二咏 牛尾狸》 宋·苏辙

首如狸,尾如牛,攀条捷险如猱猴。
橘柚为浆栗为餱,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简出善自谋,寻踪发窟并执囚,蓄租分散身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
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

1706 《茶花二首》 宋·苏辙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1707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 宋·苏辙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
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1708 《再和三首》 宋·苏辙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渌蚁风吹竹,昼拥黄?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余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1709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宋·苏辙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1710 《次韵子瞻见寄》 宋·苏辙

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
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
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
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

1711 《陪子瞻游百步洪》 宋·苏辙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衔落日。
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
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
岸边怪石如牛马,衔尾舳舻谁敢下。

1712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吕梁》 宋·苏辙

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
未能与物都无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171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过溪亭》 宋·苏辙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1714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宋·苏辙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1715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会景亭》 宋·苏辙

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
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
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
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
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1716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宋·苏辙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
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
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1717 《次韵子瞻见寄》 宋·苏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谓学已优。

1718 《守岁》 宋·苏辙

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
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
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楇。

1719 《郭纶》 宋·苏辙

郭纶本蕃种,骑斗雄西戎。
流落初无罪,因循遂龙钟。
嘉州已经岁,见我涕无穷。
自言将家子,少小学弯弓。

1720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宋·苏辙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南迁北返吾何病,片瓦尺椽天与期。
自断此生今已矣,世间何物更如斯。

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