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句鉴赏

唐朝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句鉴赏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辛劳、好客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感激之 情。首联写诗人来到偏僻的山村,借宿农家,感到山村“寂寥”的气氛,没有欢乐。同时 也写出了自己寂寞的情怀。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为何没有欢乐?颔联作了回答:农夫 劳作辛苦,农妇夜舂凄寒。这是诗人的见闻,也是诗人的感受。这个“苦”,一指劳作的 辛苦,二指心中的悲苦。暗示繁重的赋税压迫着田家,使农夫农妇没有一丝儿欢乐。

  这 个“寒”,既指农夫农妇的凄寒,也是诗人心中的凄寒。颈联写荀媪进献“雕胡饭”,瓷盘 是白色的,菰米是白色的,在月光的映照下,菰米似一盘珍珠,晶莹耀目。这一描写显 出荀媪的好客知礼,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真诚的农妇形象。诗人感动了,故尾联用 典,以漂母喻荀媪,表示对荀媪真诚的感谢和赞扬,同时暗示自己不能像韩信报答漂母 那样来报答荀媪,一个“惭”字,表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李白生性狂傲,平 视王侯,却对一位普通的山村老妇如此谦恭、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高贵品质。李白 诗风豪放飘逸,而此诗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亦见出其诗“清音秀骨”(陆时雍《唐诗 镜》)情韵的另一侧面。

  【全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①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

  ②跪: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 半身挺直,叫跪坐。李白跪坐,故荀媪献饭称“跪进”。雕胡:即菰米,是茭白的果实,色 白滑腻,可作饭,古人以为美餐。

  ③漂母:在水滨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 传》载:韩信少时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与饭食。后信为楚王,召漂母,赐千金。此 以漂母喻荀媪。

  【翻译】

  我宿五松下,我借宿在偏僻的.五松山下,

  寂寥无所欢。山村冷清静寂而没有欣欢。

  田家秋作苦,农家秋日的劳作十分辛苦,

  邻女夜舂寒。夜晚邻女舂米的声音凄寒。

  跪进雕胡饭,荀媪恭恭敬敬端上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月光映照晶莹饭粒白瓷盘。

  令人惭漂母,令人惭愧面对漂洗的老妪,

  三谢不能餐。再三辞谢不忍独享这美餐!

  【赏析】

  李白一生漫游各地,饱览名山大川。他的作品深得“江山之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诗歌豪放逸丽,实有得于此。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接触了大量下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辛勤,忍饥挨冻的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在飘飘欲仙的高蹈旷达中又时时流露出对此处还有一行于世情的执着、对于人民的关切,实亦有得于此。古今论者往往忽略了后者,实在失之片面。在本诗中,李白以自已的肺腑之言和具体的艺术形象告诉读者: 他并不是一味傲世,一味飘逸,而是非常同情人民疾苦,非常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他的思想感情与广大劳动人民不仅相通,而且可以平等地交流。

  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却点出了作者游历的地点(五松山)、时间 (傍晚) 和与此相关的事情(投宿)、人物(荀媪)。五松山在安徽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山名原先不详,李白至此,始把它命名为五松山。此山以风景清幽引人入胜,故李白在另一首诗中云:“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与(《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大概五松山的胜景迷人,李白流连忘返,不觉天晚,无法赶回县城,只好到山下随便找个农民借宿。于是荀媪这位纯朴的老农妇有幸接待了这位大诗人。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不是写游山以后的感受,而是指进入荀家后见到凄凉家境陡然产生的忧郁感。祖国的河山是如此的美好,按理说,生息在这块大好河山上的人民应该是富足的,而实际上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困顿。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诗人心灵的震颤。于是便促膝询访白屋寒舍穷年的劳苦,侧耳倾听寂寥山村夜晚的呻吟。“田家秋作若”是作者询访所得。说 “田家”而不说 “荀家”,说明李白与人民的接触决非就此一家。在游历中,他接触到的农氏境况大致相似。“田家”一词具有深广的概括性。“秋作”指秋收劳动。在农家,一年四季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中,唯秋收是最令人喜悦的,而现在的“秋作”却感到“苦”不堪言,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诗中始终未出现男子一事来分析,当时赋役繁重,男人或过早地亡故了,或正在远方征战服役,未有归期,沉重的农业劳动担子压到上年纪的农妇肩上,岂得不“苦”?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 将此诗系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其时史思明的叛乱尚未最后平定,而江淮一带战事又起,丁壮被大批抽调到前线去,连偏僻的五松山村也不能幸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如此深重,李白实在不能无动于衷。一个“苦”字,充分写出了他对于人民的同情。“邻女夜舂寒”,是诗人隔墙听到的声音。看来邻女也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他的丈夫和父亲的去向恐怕与荀家的男人差不多。她们不幸的遭遇,只可催人暗自泪下,却不便多问。于是诗人只好保持沉默了。但一个“寒”字告诉读者,诗人不仅在体恤邻女的苦难,而且也是在体恤经历战乱的广大人民的苦难。诗人心头涌上的阵阵酸楚,使他无法平静。回想自已当年想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抱负,顾视目前流放归来,一事无成,衰病交加的晚景,更增万般感慨。

  荀媪无疑是一位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劳动妇女。她得知今日的投宿者就是人人尊敬的大诗人李白时,总想招待得好一点。鸡黍是我国古代农村招待客人的传统品种,而在一贫如洗的茅舍中连这也没有!可把荀媪给愁坏了。她猛然想到,秋天是菰米成熟的季节。这下可有办法了。“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字字值得玩味。“跪进”两字有人说是因为李白是席地跪坐,“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其实,我国古代跪坐的习惯到唐代已经逐渐改变为垂脚坐,坐具也逐渐由席变为床、榻、椅。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没有一人是跪坐在地上的,一般都是垂脚坐在椅子上,或盘腿、跪坐在床榻上。在唐代的农村中,简陋的板床不难找到。荀媪的“跪进”,显然是出于尊敬。“雕胡”是浅水植物菰的别名,俗称茭白。秋天结小圆柱形的果实,叫做菰米。用菰米做饭,香美可口,称“雕胡饭”。荀媪把饭做好以后,又特地用 “素盘”——一只洗得干干净净、洁白明亮的盘子装好,可见其恭敬诚挚,不同寻常。这一切,李白都看得真切,内心怎能不大受感动?“月光明素盘”,极写雕胡饭的晶莹洁白,如珍珠般耀眼。李白知道,这每一颗饭粒都来之不易;他更明白,这每一颗饭粒都标志着老妇的一片美好的心意。邻女夜舂的声音沉重地打在诗人的心坎上,已经使他的心情无法平静。现在荀媪罄其所有的殷勤招待,更使他深感受之有愧。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包孕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漂母”是秦末淮阴地方一个以漂洗丝绵为业的老妇。她看到在城下垂钓的韩信正在挨饿,便把自已的饭分给他吃,根本不望报施。后来韩信佐汉灭楚,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后人又建祠表彰漂母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无异于献上一瓣心香,感激和崇敬之情兼而有之。李白的另外一层意思虽然没有说出,但也不难体会,那就是以韩信自况。韩信在平定战乱中屡建奇功,而李白却始终未获施展抱负的机会。在另一首诗中,李白曾说:“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在祖国的大地上,漂母到处可见,而要遇到能够力荐韩信的萧何、大胆任用韩信的刘邦一类人物实在太难了。他热爱、同情、体贴劳动人民,但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无法解除人民的苦难。因此雕胡饭虽然香美,他却义不下咽。

  在唐代,描写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宴集的诗作多得不胜枚举,而描写诗人在贫苦农民家里就餐的诗篇十分少见。杜甫的 《遭田父泥饮》 诗,表明他是很能接近农民的,但诗中借题发挥,美化府主严武。田父的形象未免失真。本诗纯属对农妇的讴歌,并真实朴素地写出了诗人在善良勤劳而又遭遇不幸的农妇面前的深刻复杂的内心感情活动。这不仅在李白的诗中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其美学价值之高,在整个唐诗中也是数得着的。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诗句赏析 下一篇: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诗句赏析
*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辛劳、好客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感激之 情。首联写诗人来到偏僻的山村,借宿农家,感到山村“寂寥”的气氛,没有欢乐。同时 也写出了自己寂寞的情怀。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为何没有欢乐?颔联作了回答:农夫 劳作辛苦,农 ......

您也许喜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出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诗句解释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诗句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诗句鉴赏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句 茶的经典诗句 让我用诗句把你捞起的诗歌 李白的思乡诗句 抒写忧国思乡的诗句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