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这两句是说,僧室内香烟缭绕,月光泻入,一片清静;而江边贬客的舟旁,却是木黄叶落,猿声哀啼,一片秋日的悲凉,伴随着诗人悲伤的心情。反映出诗人遭贬后的悲怨心情。以对比手法,写景喻情,妙在抒写自然,无做作之态。

出自刘长卿《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旧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赏析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旧历正月,诗人刘长卿由长洲尉暂摄海盐令(今浙江海盐)。不久,因官风严正,遭小人诽谤,罢官入狱。出狱后,遣往洪州(今江西南昌)待命。次年秋,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赴任前重游当地有名的南朝古寺,即梁代内史萧子云为高僧慧远创建的寺院。诗人此时蒙冤受屈,远谪南荒,重游旧地,满怀抑郁,在院内题下了这首律诗留念。 

首联概写游寺开始的印象。先是掩映在竹丛里的幽静禅房,门内延伸着一条满布苍苔曾经踏过的旧路,今昔不同的感慨油然而生。
次联描绘寺内的重点文物。寺院创建人萧内史的故居(旧山)正冷落在夕阳里,而当年种植的古木如今也以萧瑟的秋容与人相对了。“空日暮”,“向人秋”两句的凄凉景象,写景中融注感情色彩,反映出诗人此时悲苦落寞的心境。既是重游,又属雅土,寺僧定然相识,少不了一番款待。
腹联便转写主客酬对的场面和诗人感情起伏的心态。上句写在桂花飘香、月明如素的禅房里,摆设斋宴,宾主洽谈,谈论人生世相、浮云富贵一类话题,诗人原本沉重的心情,暂得宽解。“天香”,是指桂花,或受自骆宾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句的启发,也与秋的时令吻合。然而,在短暂“快然自足”之后,诗人又回到现实,意识到自己毕竟是获罪遭谴之人,王命催促,身不由己,很快就要被迫走上远谪岭外的艰苦征途,不免将当晚的“天香月色”禅房宴聚同明夜“叶落猿啼”的孤舟旅况对比,想到这倍觉伤感,怨愤之思,不能自已,凝成了尾联婉而多讽的诗句:“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播迁”,即流放远谪之意。明明是被诽谤,蒙冤遭贬,却还要说是,明主的恩遇,其中的不满与讽刺显而易见。“白云”是借用梁人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诗意,陶诗拒绝梁武帝诏他出山,后来竟获恩准,而诗人此时眷恋白云,却欲留不得。“何事欲相留”,是问白云,问寺院中与尘俗的僧友:“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心中有数,白云、僧友也未必不清楚。“明主意”三字,也带有几分忠爱之思,说明诗人心中还有一定的儒家“诗教”影响,因此能将内心无可奈何的愤懑情绪,用温婉含蓄的语言道出,更觉悱恻动人。

此诗前两联写景,是融情入景;后两联叙事,是即事抒情。写景清秀多姿,叙情真挚动人,语言淡雅有致,婉而多讽。宋荣总评刘诗的风格说:“感情强烈,克制怨愤,写不遇之感清词妙句,令人一唱三叹。”(《漫堂说诗》)闻一多先生评此诗说:“写得情深意厚,怨而不怒,深得温柔敦厚之旨,开大历十才子之端。”[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下一篇:“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这两句是说,僧室内香烟缭绕,月光泻入,一片清静;而江边贬客的舟旁,却是木黄叶落,猿声哀啼,一片秋日的悲凉,伴随着诗人悲伤的心情。反映出诗人遭贬后的悲怨心情。以对比手法,写景喻情,妙在抒写自然,无做作之态。 ......

您也许喜欢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全诗意思及赏析 张枢《南歌子》“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全词翻译赏析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