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理造句
用“之理”造句 第11组101、 穷究成败之源,粗知治乱之理,旷观时局殊切杞忧。
102、 总之在家出家,形迹虽异,其尽孝之理,并无二致。
103、 彪等职主东观,详究图史,所据之理,其致难夺。
104、 丞相大人忧国忧民,朕理当褒奖,哪有降罪之理!
105、 佛陀见及于此,干脆不走从色身、物质中觅永生的路径,而到自心中寻究生死之源,从宇宙万法中概括归纳出真实之理性,自净其心,灭生死之因,与真实相应。
106、 终身玩易,认为阴阳之理蕴于河图,羲之画卦本于河图。
107、 盖夫一气化行支拢,随气而成形质,今既废坏莫辨,故必于废中审之,则凡所谓阴阳刚柔急缓生死浮沉虚实之理,无不了然。
108、 上一旦执崇焕而付之理将,将之微权,固有神武不测;而讹言流布,种种猜疑,其巷议街谈,不堪入耳者,臣不必为崇焕辩。
109、 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诚自知奉见先帝,必无当死之理也。
110、 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
111、 小仙曾学习三十六法门之中过术字门中道术,可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11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13、 别的还不打紧,不免把世上善恶祸福,灾祥吉凶都弄得七颠八倒,有违上天赏罚之公,报应之理。
114、 庐陵王乃高宗长子,天下明君,岂能视母后**,不顾社稷生民之理?只因前次徐敬业用未当之兵,猝致身亡,特命李某统领山寨大兵,入京兴复。
115、 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五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116、 画家笔下狂歌醉舞般的线条,如虬曲盘绕的藤蔓,滋生蔓延,无章可循,却又顺应自然之理。
117、 诸葛亮摇了摇鹅毛扇没说话,刘琦又补充了了一句:“先生,我知疏不间亲之理,只求自保,并未想与蔡氏为敌。
118、 朱公深知杀人填命之理,然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乃使少子携黄金千镒赴楚救兄。
119、 与你结拜是我赵磊三生有幸,哪有嫌弃之理?
120、 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
121、 记得那一年,神魔大战不少神魔都消失与人世间了,‘世人不识神,不知神何物’不过盲目信从罢了,所谓神魔不过是得到天地的一些之理。
122、 依太宗之理国,则百官以理,百姓无忧,故太山之安立可致矣;依中宗之理国,则万人以怨,百事不宁,故累卵之危立可致矣。
123、 (腰肥言腰圆之状)女人腰重,腹肥,似男子形者,亦主富贵也,此荣华富贵之相,亦造化于自然之理。
124、 舟水之喻,兴衰之理,不能不令人警醒。
125、 上联根据祸福倚伏之理,告诫人们求福莫要过分,以至适得其反。
126、 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
127、 自己来这祁连山脉就是为了灵药而来,岂有畏难而退之理,要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128、 参议会讨论不同意他辞职,同时备述可以兼任之理由向立法院要求修改此条款规定。
129、 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
130、 威名齐八表,备忠恕慈悲感应之理,总持三教,万年俎豆衣冠。
131、 佛与道,源自不同,但开卷有益,博古通今,不落窠臼,也是治学之理。
132、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133、 阵势圆转浑成,不露丝毫破绽,内含五行生克变化之理,互为守御,浑然一体,变化无穷无尽。
134、 也许终有一日,将军会悟出贫僧今日所言之理,告辞……
135、 不必这样费事,蓝色灵珠是否在马身上,这还很难说,秦前辈是个聪明的人,绿林豪客惯用的这种手法,他们岂有瞧不出之理。
136、 儒家十分注重乐教的形式与内涵的结合,《乐记》谈到,一部完整的乐章,应该‘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毛,从以箫管‘,‘以著万物之理‘。
137、 唉,关老爷忠孝双全,是人人可敬的正人君子,况且,您与我家胡老爷是何等的交情!我们焉有见死不救之理?
138、 书中又有不少名言警句,暗合医家养生之理,因医家养生也最讲究“治病必求于本”,“常服甘淡味,养生又延年”。
139、 不!前辈恩情自甚真着,岂有害我之理。
140、 省管县本是千古不易之理,如今却被市管县恶紫夺朱。
141、 月中则必昃,月盈则必亏,此阴阳盈虚消长循环一定不易之理。
142、 嫂子明鉴,人非木石,岂有不知好歹之理。
143、 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144、 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徵。
145、 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无也。
146、 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开物成务之理也。
147、 反观己方,正是验证了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理。
148、 小友的这套拳法却是不俗啊,能调养生息,锤炼肉身,对人有修生养息,平缓身心之效,其中更是有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高深武学之理。
149、 岂有人是自家会死得尽的?岂有不准之理?其中必有原故。
150、 余意此时名望大损,断无遽退之理,必须忍辱负重,咬牙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