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造句
“铭文”的解释
51、这是镶金嵌银的古唐代海兽葡萄镜,带铭文的!这件宽47毫米,高24毫米的西汉玉琮,这可是礼器。
52、这段铭文完整地反映了西周王室册命官员的制度,书法工整秀丽、典雅规范,为西周王室的标准书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53、纹饰外围以铭文带‘长乐未央,长相思,愿毋相忘’。
54、我们目前看到的商代文字,包括甲骨卜辞和铜鼎铭文。
55、甲骨文和商朝青铜器铭文中的“唐”字形,好像在陶缶上面有一个枝条编制的盖子。
56、记者看到刻画最为工整的铭文,则是在一件木夯手柄处的用烙铁烙出的楷体“官”字。
57、他站在青春梦葬身墓碣旁,凝视那覆盖墓志铭文的一层厚厚青苔,心境一时难以喻拟。
58、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簋(见上图)器形最大,铭文最多,24字内底铭文精彩优美,主要记录了这件器物的铸造经历。
59、成铭文具网:作为中国文具行业的领导品牌,晨光文具在品牌口碑、市场影响、品牌资产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0、右后方和左后方的两面,篆刻国家公祭日的记事文,共200多字,用小楷书写而成;正面则篆刻着铭文,用魏碑书写,共160字。
61、比方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里面有32行,499字的铭文,但以我的收藏眼光,我并不一定会选择这样的青铜器,因为它缺乏美感而且制作偏粗糙。
62、工作组还在唯一一尊金属内胎的罗汉像上,在其座上部边框周围有铭文,竖行楷体,可辨认出来的有“大宋兴德军长清县……”等字样,都证明了罗汉像的来历。
63、这个炼丹室比先前那个大两倍,虽说大体结构是一样的,不过壁画、铭文等迥乎不同,刚才的那个似乎是副的炼丹室,现在这个才是主要的炼丹室。
64、萧天寒本是一介凡人,无意中参悟古碑铭文,就此举世皆敌。
65、另一面也只能看出“安庆府提调官”、“桐城县提调官”等字样,这些铭文是为了明确烧砖的责任制。
66、锚保存得相当完好,上面的三个锚环都可以活动自如,在大锚的脊部,还可以辨认出当年出厂的铭文和六角星形厂标。
67、她拉着徐东到洞口那儿,指着洞壁上的一段铭文给徐东看,这段铭文被斑驳的苔衣遮盖,这字迹要仔细辨认才读得出来。
68、地面上是一种青铜色的,不知名的石材铺就的,上面镂雕着精致的铭文,看上去凹凹凸凸的,摸上去却平顺光滑,光可鉴人。
69、季阳看着眼前一条通往山顶的大路,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矗立在道旁,高约六米,上书【摩诃宗】三个斗大的铭文,铁画银钩,气度非凡。
70、明代戥秤,砣底铭文为“万历年造”,最大秤量60两。
71、额头碧色铭文似又深了几许,披头带脸全是血,老邪神目眦尽裂,状如厉鬼。
72、西周的毛公鼎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或“钟鼎文”。
73、章面分为三个板块,最上方为“青天白日”徽志,分铸有四川“简阳县石桥镇”“第三届儿童节大会”“奖章”3排铭文。
74、此件口父丁三足爵流扬尾翘,流侧有菌状柱,柱顶雕涡纹;深腹,腹底似卵;手把是兽首,锥形三足外撇,内侧刻“口父丁”三字铭文。
75、其实铭文是一个词组,分铭和文。
76、苗民在清道光年间修的石板道,蜿蜒2公里长,是山上王腊村去下都村碾米坊的要道,一里外有一石碑,上刻铭文已模糊,旁生两棵黄连木已有300余年。
77、副*席蒋孝严题写,其余东、南、西三面,分别记载仁安羌大捷战史、刘放吾将军后人祭奠仁安羌战役父辈铭文,并刻有历年各界褒扬及获救英军士兵的谢辞。
78、古砖上的文字与其他铜器铭文、石刻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学者辑录古砖异品者颇多。
79、张智峰说,将寺庙名称印在砖块上,烧制后再用于建造寺庙,就南京地区而言,比较少见,目前也仅有高淳保圣寺发现过带有“保圣寺”字样的铭文砖。
80、10日,有湖北市民在樊城中山后街发现多块“江西万寿宫”铭文砖,经本地文史专家证实,拆迁地原址正是大江西会馆。
81、苏暮熙刚到便将膝屈下,手指伸出,抚上铭文之下细刻的“苏瓷”。
82、此剑铭文乃秦篆也!实乃后人伪作,托名而已。
83、古人常刻铭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颂功德,或以申明鉴诫,铭文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84、据蒋纬国在自传中记载,他只好悄悄将姚冶诚下葬在台中市宜宁中学墓地,并在墓碑上题写了“辛劳八十年,养育半世纪”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