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郎士元

唐代   郎士元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分类: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中文译文:
登上无锡北楼(也有人说是皇甫冉的诗)

因为楼台上的危堞,激发了秋日的情感,思乡的心思超越了远山。
寒风萧瑟,征雁早早地归来,江海上的旅人也纷纷回返。
驿站的树木依然繁密,渔船在晚上越发安闲。
郎士元想要赋诗什么呢,他只想在柴门关驻足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孤独旅行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首先,诗人写道秋兴因危堞,指的是因为楼台上的危堞使得诗人激发起了秋日的情感,增添了忧思之意。接着,他用归心过远山来表达思乡之情,说明他的思绪超越了远山,向往着故乡。

然后,诗人以风霜征雁和江海旅人的归来来烘托秋天的凄凉和萧瑟之感。风霜使得征雁提早归来,江海上的旅人也纷纷返回,暗示了秋天的寒冷和孤独。

最后,诗人描述了驿站的寂静和渔船的闲适,以此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孤单。驿树依然繁茂,渔船在晚上更加宁静,而诗人却连一首赋诗的心情都难以找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出了秋天的凄凉和旅行者的孤独,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诗人以寥寥数语,展现了一种深沉而朴素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wú xī běi lóu yī zuò huáng fǔ rǎn shī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qiū xìng yīn wēi dié, guī xīn guò yuǎn shān.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fēng shuāng zhēng yàn zǎo, jiāng hǎi lǚ rén hái.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yì shù hán réng mì, yú zhōu wǎn gèng xián.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
zhòng xuān hé suǒ fù, zhǐ yù zhì chái guān.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专题为您介绍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古诗,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郎士元著名诗词

《柏林寺南望》 《听邻家吹笙》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夜泊湘江》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塞下曲》 《郢城秋望》 《送别》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您也许还喜欢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郎士元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郎士元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郎士元 《别房士清》郎士元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郎士元 《送李遂之越》郎士元 《送郑正则徐州行营(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郎士元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郎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