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武元衡

唐代   武元衡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
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
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
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
分类: 唐诗三百首寓言写鸟寓人哲理

作者简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武元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轮初满空,
迥出锦城东。
相向秦楼镜,
分飞碣石鸿。
桂香随窈窕,
珠缀隔玲珑。
不及前秋月,
圆辉凤沼中。

诗意:
这是写在八月十五夜晚上,武元衡与一些朋友一起登上锦楼,观赏满月的诗词。诗中描绘了月亮初圆时的景象,与东方的锦城相映成趣。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高洁,以及在这样的夜晚与朋友们一同欣赏月亮的愉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夜景象。首句“玉轮初满空”用玉轮来形容初圆的月亮,给人一种纯净和洁白的感觉。接着描绘了月亮高悬在锦城的东方,给人一种崇高和壮丽的感觉。

第三、四句通过秦楼的镜子和碣石上飞翔的鸿雁来表达诗人与朋友们相互对望的情景。秦楼的镜子象征着朋友之间的互相照应和倾心交流,而飞翔的鸿雁象征着各自分飞的命运。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桂花的香气随着娇美的窈窕之人传来,珍珠的光芒隔着华丽的屏障闪耀。这里通过芳香和珠光的意象,表达了夜晚的美妙和朋友们的欢聚。

最后两句写到了这个月亮不及前几个月的圆缺,但在凤凰沼的水面上仍然散发出圆辉。这里用月亮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不完美,但也表达了在友谊和欢乐中寻找到圆满和美好的可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友情和人生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夜晚和人际关系的向往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武元衡 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yǔ zhū gōng jǐn lóu wàng yuè dé zhòng zì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yù lún chū mǎn kōng, jiǒng chū jǐn chéng dōng.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
xiāng xiàng qín lóu jìng, fēn fēi jié shí hóng.
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
guì xiāng suí yǎo tiǎo, zhū zhuì gé líng lóng.
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
bù jí qián qiū yuè, yuán huī fèng zhǎo zhōng.
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专题为您介绍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古诗,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武元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武元衡著名诗词

《春兴》 《长安春望》 《赠佳人》 《赠道者(一作赠送)》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秋思》 《出塞作》 《代佳人赠张郎中》 《登阖闾古城》 《寒食下第》 《归燕》 《行路难》

您也许还喜欢

《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妓兴嗟久之因赋此诗用广其意》武元衡 《窦三中丞去岁有台中五言四韵未及酬…因追曩篇持以赠之》武元衡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武元衡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四韵兼呈陆郎中》武元衡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武元衡 《夕次潘山下》武元衡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早春送欧阳炼师归山》武元衡 《长安春望》武元衡 《经严秘校维故宅》武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