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寇准

宋代   寇准
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
黄昏欲放笙歌散,更绕未栏子细看。
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惜花》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惜花》是宋代文人寇准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谢暖风传馥郁,
长忧夜雨暗摧残。
黄昏欲放笙歌散,
更绕未栏子细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花朵的珍惜之情。他感谢温暖的春风将花香传递,但同时也担忧夜雨会摧残花朵。在黄昏时分,他本想放开心中的忧愁,享受笙歌的音乐,但他又绕到未完工的栏杆旁,细细观察着花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珍惜之情。诗中的“暖风”和“芳香”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愉悦和温暖的感觉。然而,作者的心情在“长忧夜雨暗摧残”中变得沉重。夜雨的到来可能会破坏花朵的生命力,给作者带来忧虑和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黄昏的场景。黄昏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日落之前的时刻,寓意着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考。他本想摆脱烦恼,欣赏笙歌的音乐,但他却停留在未完成的栏杆旁,专注地观察花朵。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显示了作者对生活和美的敏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激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深情和隽永的韵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惜花》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xī huā
惜花

shēn xiè nuǎn fēng chuán fù yù, zhǎng yōu yè yǔ àn cuī cán.
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
huáng hūn yù fàng shēng gē sàn, gèng rào wèi lán zǐ xì kàn.
黄昏欲放笙歌散,更绕未栏子细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惜花》专题为您介绍惜花古诗,惜花寇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寇准著名诗词

《咏华山》 《江南春·波渺渺》 《柳》 《书河上亭壁》 《踏莎行·春暮》 《春日登楼怀归》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甘草子》 《阳关引》 《点绛唇》 《蝶恋花》 《醉题》

您也许还喜欢

《暇日》寇准 《暇日》寇准 《夏夜闲书》寇准 《县斋春书十二韵》寇准 《忆岐下旧游》寇准 《忆岐下小池》寇准 《应制赏花钓鱼》寇准 《再到邺下有感》寇准 《赠魏野处士》寇准 《春恨》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