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毛滂

宋代   毛滂
晓色开霜坂,饥乌啄麦畦。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寒意梅花北,禅心柏子西。
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
分类: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毛滂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离开响应山,经过宁静的林间小道寄给琳老。
晨曦映照着霜白的山坡,饥饿的乌鸦啄食麦田。
山腰上残留着瘦弱的积雪,天空中浓密的云层低垂。
寒意扑面而来,梅花开在北方,禅心寄托在柏子西边。
窗前借用残月的光芒,照亮我渡过前方的小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早晨行走山间小道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寒冷季节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人以冷云低垂、山上的雪、梅花和柏子等元素,描绘出寒冷的氛围和冬季的景象。同时,诗人借助窗前的残月照亮前方的小溪,表达了对希望和前行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展示了毛滂独特的诗性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冷云、北方的梅花和南方的柏子等形象,突出了寒冷季节的感觉。诗中的景物和意象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具有冬日寒冷氛围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而寂静的感觉。

诗人借用窗前的残月照亮前方的小溪,暗示着希望与前行。这种希望的寄托与自然景物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哲理性。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的美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毛滂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希望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冬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毛滂 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chū xiǎng yìng shān guò jìng lín dào zhōng fèng jì lín lǎo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xiǎo sè kāi shuāng bǎn, jī wū zhuó mài qí.
晓色开霜坂,饥乌啄麦畦。
shān yāo yú xuě shòu, tiān miàn lěng yún dī.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hán yì méi huā běi, chán xīn bǎi zi xī.
寒意梅花北,禅心柏子西。
chuāng qián jiè cán yuè, zhào wǒ dù qián xī.
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专题为您介绍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古诗,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毛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毛滂著名诗词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渔家傲》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临江仙·都城元夕》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踏莎行·元夕》 《菩萨蛮·富阳道中》 《生查子·富阳道中》 《醉花阴》 《武陵春》 《烛影摇红·送会宗》

您也许还喜欢

《谢陈进士见示诗赋并以为别》毛滂 《谢郭倅见访》毛滂 《徐守生辰》毛滂 《猗猗亭夜月》毛滂 《游翠峰寺》毛滂 《元度生日》毛滂 《昨夜陪诸公饮今尚委顿未能起坐闻孙守出送陈》毛滂 《跋李伯时醉僧图》毛滂 《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毛滂 《别归云庵端老》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