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京山》 李曾伯

宋代   李曾伯
总角嬉游处,重来转盼然。
溪山犹昨日,朋友尽中年。
旧话逢人说,新诗为客传。
唤回风雨梦,犹记北窗眠。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过京山》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京山》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京山的时候,总是兴致勃勃地游玩,再次来到这里,我转头回望,内心充满期待。溪水和山岭依然像昨天一样美丽,而我的朋友们已经进入了中年。旧时的故事在见到朋友时常常提起,而我创作的新诗则传遍各地。回想起从前的风雨梦,我依然记得曾在北窗下酣睡的情景。

诗意:
《过京山》描绘了诗人经过京山的一次旅行,以及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回忆,以及对友谊和创作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京山的美丽和气息。溪水和山岭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恢弘之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在京山的重游之际,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提到的朋友已经进入中年,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旧时的故事在朋友间常常被提及,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回忆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要性。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创作的新诗传遍各地,这表明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认可和传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创作的自豪和追求。这种以文化交流和诗歌创作为纽带的传播方式,使得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得以传承和流传。

最后,诗人回忆起从前的风雨梦,特别是北窗下的睡眠场景。这种回忆和记忆的唤起,使诗人体验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个人经历的深刻记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过京山》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京山的喜爱和怀念,以及对友谊和创作的重视。通过对时间和个人经历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人生变迁和珍贵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美好回忆的回忆和记忆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过京山》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guò jīng shān
过京山

zǒng jiǎo xī yóu chù, chóng lái zhuǎn pàn rán.
总角嬉游处,重来转盼然。
xī shān yóu zuó rì, péng yǒu jǐn zhōng nián.
溪山犹昨日,朋友尽中年。
jiù huà féng rén shuō, xīn shī wèi kè chuán.
旧话逢人说,新诗为客传。
huàn huí fēng yǔ mèng, yóu jì běi chuāng mián.
唤回风雨梦,犹记北窗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过京山》专题为您介绍过京山古诗,过京山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曾伯著名诗词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一剪梅(乙卯中秋)》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声声慢(赋红梅)》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贺新郎(自和前韵)》

您也许还喜欢

《过邻水道间》李曾伯 《过宜兴舟中见霅川诸山》李曾伯 《过永州道间》李曾伯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李曾伯 《和夔门开济堂韵》李曾伯 《和刘舍人夏雨喜霁》李曾伯 《和刘舍人咏雪》李曾伯 《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李曾伯 《和郑巽坡韵》李曾伯 《和制干陈循道惠鹤韵》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