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李流谦

宋代   李流谦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分类: 咏物写花 踏莎行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李流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是李流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异乡过重阳时的感受。菊花上的露水在晴朗的天空下呈现出金黄色,枫叶上的霜在傍晚时分呈现出深翠的色彩。重阳节的天气似乎特别如此。诗人在异乡感到孤独和困顿,害怕登上高处,只有他的家乡的落日将云朵点缀得如此美丽。他举起扇子,希望能拂去心中的尘埃,脱下巾帽,感受微风的细腻。他心灵受伤,犹如一棵受到医治的幼苗,显得憔悴。在灯光下点起一根根香烟,不知欠债的是谁,只有飞过的断鸿才了解他内心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异乡过重阳的心境。通过对菊花和枫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氛围的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细腻而富有情感,比如菊露晴黄、枫霜晚翠,以及吾家落照飞云是等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举动和感受,如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心境的思考,寄托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人理解的寂寞。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离乡背井、思乡情怀的感觉。这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李流谦 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líng quán chóng yáng zuò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jú lù qíng huáng, fēng shuāng wǎn cuì.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chóng yáng qì hòu piān rú cǐ.
重阳气候偏如此。
yì xiāng láo luò pà dēng lín, wú jiā luò zhào fēi yún shì.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jǔ shàn chén dī, tuō jīn fēng xì.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líng miáo yī dé rén qiáo cuì.
灵苗医得人憔悴。
dēng qián diǎn jiǎn qiàn shuí rén, wéi yǒu duàn hóng zhī cǐ yì.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李流谦专题为您介绍《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李流谦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流谦著名诗词

《点绛唇(德茂生朝作)》 《如梦令(前题)》 《虞美人(在芜湖待仲甄巨卿未至作)》 《千秋岁(别情)》 《朝中措(失题)》 《眼儿媚(中秋无月作)》 《西江月(为木樨作)》 《于飞乐(为海棠作)》 《水调歌头(江上作)》 《卜算子(前题)》 《洞仙歌(忆别)》 《殢人娇》

您也许还喜欢

《如梦令(前题)》李流谦 《醉蓬莱(同幕中诸公劝虞宣威酒)》李流谦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李流谦 《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刘席上韵)》李流谦 《虞美人(春怀)》李流谦 《点绛唇(德茂生朝作)》李流谦 《感皇恩(无害弟生朝作)》李流谦 《武陵春(德茂乃翁生朝作)》李流谦 《谒金门(晚春)》李流谦 《谒金门》李流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