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语 (1050个)
-
981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成语拼音: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 成语解释: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错过了。”
-
98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成语拼音:
-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 成语解释: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 成语出处:
-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
983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成语拼音:
-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 成语解释: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成语出处:
-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984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成语拼音:
-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
- 成语解释: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成语出处: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985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成语拼音:
-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 成语解释:
-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986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 成语拼音:
- 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
- 成语解释:
-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 成语出处:
- 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
987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成语拼音:
-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 成语解释:
-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 成语出处:
-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988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成语拼音:
-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 成语解释:
-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
989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成语拼音:
- 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 成语解释:
- 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990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 成语拼音:
- 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 成语解释:
-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991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成语拼音:
- 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 成语解释:
-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992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成语拼音:
- 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
- 成语出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993
坐筹帷幄,决胜千里
- 成语拼音:
- zuò chóu wéi wò,jué shèng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帷幄:军用帐幕;千里: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想张良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高祖,定了天下。”
-
994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 成语拼音:
-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 成语解释:
-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
995
左对孺人,右顾稚子
- 成语拼音:
- zuǒ duì rú rén,yòu gù zhì zǐ
- 成语解释:
- 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 成语出处:
- 清·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先生既绝交息游,左对孺人,右顾稚子,郁郁无可告语。”
-
996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 成语拼音:
- zuǒ duì rú rén,gù nòng zhì zǐ
- 成语解释:
- 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 成语出处: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稚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遢之盛事。”
-
997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成语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 成语解释: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998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成语拼音:
- zhòng guā dé guā,zhòng dòu dé dòu
- 成语解释:
- 得:得到,收获。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道是朝看释迦经,莫念华严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999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 成语拼音:
- zài guān yán guān,zài fǔ yán fǔ
- 成语解释:
- 官:古代保存档案文件的机构;府:古代保存财货的机构。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
1000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 成语拼音:
- 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 成语解释:
-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 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