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君三舍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出处】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避君三舍的解释
成语名称:
避君三舍
成语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成语解释: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典故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成语例句: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避君三舍的详细解释
* 避君三舍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
避君三舍汉字解释 避君三舍相关成语 其它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