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用的成语 (8个)

1

以古喻今

成语拼音:
yǐ gǔ yù jīn
成语解释:
喻:说明。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成语出处: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2

断章取义

成语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
原指引《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3

至信辟金

成语拼音:
zhì xìn pì jīn
成语解释:
至信:最信实,最真诚;辟:排除;金:古人作信物的金玉之类。指最大的诚信无需金玉之类的信物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4

大江东去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攻玉以石

成语拼音:
gōng yù yǐ shí
成语解释:
攻:加工,制造;以:。加工璞玉需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

久假不归

成语拼音:
jiǔ jiǎ bù guī
成语解释:
假:;归:归还。本指长期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7

挟天子而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8

挟天子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
* 关于借用的成语 形容借用的成语 描述借用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