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的成语 (17个)
-
1
儒家经书
- 成语拼音:
- rú jiā jīng shū
- 成语解释:
-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 成语出处:
-
2
老师宿儒
- 成语拼音:
- lǎo shī xiǔ rú
- 成语解释:
-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 成语出处:
-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
3
老手宿儒
- 成语拼音:
- lǎo shǒu xiǔ rú
- 成语解释:
- 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 成语出处:
-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
4
诗礼传家
- 成语拼音:
- shī lǐ chuán jiā
- 成语解释:
- 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 成语出处:
-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
5
经史百家
- 成语拼音:
- jīng shǐ bǎi jiā
- 成语解释:
- 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指各方面的学问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那诗书是本等,就是经史百家,也多涉猎过的。”
-
6
传道穷经
- 成语拼音:
-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
- 成语解释: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
7
经史百子
- 成语拼音:
- jīng shǐ bǎi zǐ
- 成语解释: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
8
经史子集
- 成语拼音:
- jīng shǐ zǐ jí
- 成语解释: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
9
半部论语治天下
- 成语拼音:
-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 成语解释: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成语出处:
- 典出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10
攻乎异端
- 成语拼音:
- gōng hū yì duān
- 成语解释:
- 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11
离经叛道
- 成语拼音:
- lí jīng pàn dào
- 成语解释:
- 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背离、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
12
离经畔道
- 成语拼音:
- lí jīng pàn dào
- 成语解释:
-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成语出处:
-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
13
暮史朝经
- 成语拼音:
- mù shǐ zhāo jīng
- 成语解释: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14
求志达道
- 成语拼音:
- qiú zhì dá dào
- 成语解释:
-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成语出处:
- 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15
杀身成仁
- 成语拼音:
- shā shēn chéng rén
- 成语解释:
-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16
四书五经
- 成语拼音:
- sì shū wǔ jīng
- 成语解释: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成语出处:
-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
17
洒扫应对
- 成语拼音:
- sǎ sào yìng duì
- 成语解释: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关于儒家的成语 形容儒家的成语 描述儒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