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骨的成语 (19个)

1

痛之

成语拼音:
tòng zhī rù gǔ
成语解释:
伤痛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
2

成语拼音:
hèn rù gǔ suí
成语解释:
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3

成语拼音:
yuàn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恨到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
《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4

成语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隨:髓。病到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隨,臣是以无请也。”
5

痛切心

成语拼音:
tòng qiè xīn gǔ
成语解释:
伤痛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6

成语拼音:
tò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痛到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7

痛心刻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kè gǔ
成语解释:
伤痛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誓以死报。”
8

成语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病到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髓,臣是以无请也。”
9

恨之

成语拼音:
hèn zhī rù gǔ
成语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成语出处: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剧于血仇。”
10

痛心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rù gǔ
成语解释: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伤时人不能相忍也。”
11

浃髓沦肤

成语拼音:
jiā suǐ lún fū
成语解释:
浃:通,透;沦:陷。浸透肌肉,深髓。比喻感受极深。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髓。”
12

相思

成语拼音:
rù gǔ xiāng sī
成语解释: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成语出处:
五代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相思知不知?”
13

成语拼音:
shēn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形容达到极深极重的程度。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高太尉着令医人治疗,见丘岳重伤,恨梁山泊深髓。”
14

钻心刺

成语拼音:
zuàn xīn cì gǔ
成语解释:
心里,侵中。形容刺激极深。
成语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第六回:“一到登场的时节,他把我认做真妻子,我把他认做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说得钻心刺。”
15

戳心灌髓

成语拼音:
chuō xīn guàn suǐ
成语解释:
刺心并深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成语出处:
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16

剥皮抽筋

成语拼音:
bō pí chōu jīn
成语解释: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或为人极端凶残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17

嚼齿穿龈

成语拼音:
jiáo chǐ chuān yín
成语解释:
齿:牙齿。穿:咬破。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18

浃髓沦肌

成语拼音:
jiá suǐ lún jī
成语解释:
浸透肌肉,深髓。比喻感受极深。
成语出处:
宋 范成大《谢江东漕杨廷秀》:“浃髓沦肌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19

深刺腧髓

成语拼音:
shēn cì shù suǐ
成语解释:
穿穴。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成语出处:
宋·叶适《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 关于入骨的成语 形容入骨的成语 描述入骨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