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喻意的成语 (26个)

1

不拔之志

成语拼音:
bù bá zhī zhì
成语解释:
志坚决,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2

抃风舞润

成语拼音:
biàn fēng wǔ rùn
成语解释: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气相合。
成语出处: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3

百折不回

成语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成语解释:
折:挫折。比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4

扶东倒西

成语拼音:
fú dōng dǎo xī
成语解释:
扶:扶持,搀扶。比随他人的志转移,自己没主见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5

匪石匪席

成语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语解释:
不是石,不是席。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志坚定,永不变心。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6

风行草偃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cǎo yǎn
成语解释: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上面的图传下来;下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7

祸从天降

成语拼音: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成语解释: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成语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8

祸从天上来

成语拼音:
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成语解释:
祸:祸害,灾难。比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陈氏见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9

精禽填海

成语拼音:
jīng qín tián hǎi
成语解释:
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罗马》楔子:“精禽填海,斥鷃笑其大愚;杜宇啼枝,行人闻而堕泪。”
10

羚羊挂角

成语拼音:
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诗的境超脱。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
* 关于喻意的成语 形容喻意的成语 描述喻意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