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看到的成语 (16个)

1

独具慧眼

成语拼音:
dú jù huì yǎn
成语解释:
别人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作出精细判断
成语出处: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2

拨云雾见青天

成语拼音: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光明。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3

鼠目寸光

成语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成语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成语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辕门,盲称吓赞。”
4

一目之士

成语拼音:
yī mù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见解片面,不事物整体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5

井底之蛙

成语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成语解释:
井底下的青蛙只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6

见物不见人

成语拼音: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成语解释:
事物,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人的主观动作用。
成语出处:
7

登高必赋

成语拼音:
dēng gāo bì fù
成语解释: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亦作“登高赋”。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8

戴盆望天

成语拼音:
dài pén wàng tiān
成语解释:
头上顶着盆子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9

两豆塞耳

成语拼音:
liǎng ěr sāi dòu
成语解释: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认清全局或根本。
成语出处: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10

两耳塞豆

成语拼音:
liǎng ěr sāi dòu
成语解释: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认清全局或根本。
成语出处:
11

视微知著

成语拼音:
shì wēi zhī zhuó
成语解释:
细微迹象,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12

由表及里

成语拼音:
yóu biǎo jí lǐ
成语解释:
表:表面;里:内里;本质。从表面现象本质。指分析事物时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13

衣锦夜行

成语拼音:
yì jǐn yè xíng
成语解释: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使人自己的荣耀。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14

衣锦夜游

成语拼音:
yì jǐn yè yóu
成语解释:
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使人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成语出处:
《北史 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15

衣绣夜游

成语拼音:
yī xiù yè yóu
成语解释:
比喻虽居官位,却不使人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小过之否》:“衣绣夜游,与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忧。”
16

邯郸学步

成语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丢掉了。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关于能看到的成语 形容能看到的成语 描述能看到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