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1741
磊瑰不羁
- 成语拼音:
- lěi guī bù jī
- 成语解释:
-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从磊瑰不羁之士,接杯酒之欢,笑歌起舞,往往自以为一世之雄。”
-
1742
癞狗扶不上墙
- 成语拼音:
- 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
- 成语解释:
- 比喻没出息的人,没办法扶助他长进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
1743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成语拼音:
- liǎng guó jiāo bīng,bù zhǎn lái shǐ
- 成语解释: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
1744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成语拼音:
-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
- 成语解释: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
1745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成语拼音:
-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 成语解释:
- 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1746
乐祸不悛
- 成语拼音:
- lè huò bù quān
- 成语解释: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
1747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成语拼音:
-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
- 成语解释:
- 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
1748
屡教不改
- 成语拼音:
- lǚ jiào bù gǎi
- 成语解释:
-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 成语出处: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
1749
累教不改
- 成语拼音:
- lěi jiào bù gǎi
- 成语解释: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成语出处:
-
1750
路见不平
- 成语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
- 成语解释:
- 指见到不平的事
- 成语出处: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
1751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 成语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 成语解释: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
1752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成语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 成语解释: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
1753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 成语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
- 成语解释: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
-
1754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成语拼音: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 成语解释: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明·洪楩《杨温拦路虎传》:“今见将军,乃是我恩人,却在此被劫,自当效力相助!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1755
醴酒不设
- 成语拼音:
- lǐ jiǔ bù shè
- 成语解释:
- 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 成语出处:
- 《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
1756
累见不鲜
- 成语拼音:
- lěi jiàn bù xiān
- 成语解释:
- 形容数量多,见怪不怪
- 成语出处:
-
1757
屡见不鲜
- 成语拼音:
- lǚ jiàn bù xiān
- 成语解释:
-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见不鲜。”
- 成语出处:
-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
1758
磊落不凡
- 成语拼音:
- lěi luò bù fán
- 成语解释:
- 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 成语出处:
- 《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
1759
磊浪不羁
- 成语拼音:
- lěi làng bù jī
- 成语解释:
- 同“磊落不羁”。
- 成语出处: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季友》:“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
1760
磊落不羁
- 成语拼音:
- lěi luò bù jī
- 成语解释:
-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