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1821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成语拼音:
- 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 成语解释:
- 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
- 成语出处:
-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
1822
留中不下
- 成语拼音:
- liú zhōng bù xià
- 成语解释: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
1823
来之不易
- 成语拼音:
- lái zhī bù yì
- 成语解释:
-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 成语出处:
-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1824
浪子回头金不换
- 成语拼音:
-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 成语解释:
-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 成语出处:
-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
1825
民不安枕
- 成语拼音:
- mín bù ān zhěn
- 成语解释:
- 安:安稳。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生活极不稳定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3回:“被他这一闹,却闹得人心皇皇,民不安枕了。”
-
1826
麻痹不仁
- 成语拼音:
- má bì bù rén
- 成语解释:
-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成语出处:
-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
1827
目不别视
- 成语拼音:
- mù bù bié shì
- 成语解释:
-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
1828
名不符实
- 成语拼音:
- míng bù fú shí
- 成语解释:
- 名声与实际不符
- 成语出处:
-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
1829
名不副实
- 成语拼音:
- míng bù fù shí
- 成语解释:
-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1830
漠不关情
- 成语拼音:
- mò bù guān qíng
- 成语解释:
-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成语出处:
-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
1831
面不改容
- 成语拼音:
- miàn bù gǎi róng
- 成语解释:
-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
1832
面不改色
- 成语拼音:
- miàn bù gǎi sè
- 成语解释:
-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 成语出处:
-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1833
目不给赏
- 成语拼音:
- mù bù gěi shǎng
- 成语解释:
-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 成语出处:
- 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
1834
目不苟视
- 成语拼音:
- mù bù gǒu shì
- 成语解释:
-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
1835
漠不关心
- 成语拼音:
- mò bù guān xīn
- 成语解释:
-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 成语出处:
-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
1836
马不解鞍
- 成语拼音:
- mǎ bù jiě 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 成语出处:
-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
1837
目不交睫
- 成语拼音:
- mù bù jiāo jié
- 成语解释:
-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
1838
目不见睫
- 成语拼音:
- mù bù jiàn jié
- 成语解释:
-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
1839
蛮不讲理
- 成语拼音:
- mán bù jiǎng lǐ
- 成语解释: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1840
貌不惊人
- 成语拼音:
- mào bù jīng rén
- 成语解释:
- 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