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而字的成语 (727个)
-
441
随遇而安
- 成语拼音:
- suí yù ér ān
- 成语解释:
-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
442
随寓而安
- 成语拼音:
- suí yù ér ān
- 成语解释:
- 见“随遇而安”。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
443
食言而肥
- 成语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成语解释: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444
铩羽而归
- 成语拼音:
- shā yǔ ér guī
- 成语解释:
- 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
445
树欲静而风不宁
- 成语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
- 成语解释: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宁,便动动也不妨。’尼姑道:‘相公休得取笑!’”
-
446
树欲静而风不停
- 成语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
- 成语解释: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 成语出处:
- 《孔子家语·致思》:“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
447
树欲静而风不息
- 成语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
- 成语解释:
- 静:平静;息:平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
448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成语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 成语解释: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成语出处: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449
树欲息而风不停
- 成语拼音:
-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 成语解释: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
450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成语拼音: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 成语解释: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
451
随踵而至
- 成语拼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成语解释: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452
听而不闻
- 成语拼音:
- tīng ér bú wén
- 成语解释:
-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453
推而广之
- 成语拼音:
- tuī ér guǎng zhī
- 成语解释:
- 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
454
堂而皇之
- 成语拼音: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成语解释:
-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 成语出处:
- 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
455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 成语拼音:
- 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 成语解释:
-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 成语出处:
- 《鹖冠子·度万八》:“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暗,有义而失谥。”
-
456
贪而无信
- 成语拼音:
- tān ér wú xìn
- 成语解释:
-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成语出处:
- 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457
挺而走险
- 成语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成语解释: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458
铤而走险
- 成语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成语解释: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 成语出处:
- 《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459
泰极而否
- 成语拼音:
- tài jí ér pǐ
- 成语解释:
-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 成语出处:
- 唐 刘禹锡《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
-
460
脱口而出
- 成语拼音:
- tuō kǒu ér chū
- 成语解释: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 而的成语,带而字的成语,包含而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