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若字的成语 (237个)
-
161
少成若性
- 成语拼音:
- shào chéng ruò xìng
- 成语解释: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
162
深藏若虚
- 成语拼音:
- shēn cáng ruò xū
- 成语解释:
-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163
神情自若
- 成语拼音:
- shén qíng zì ruò
- 成语解释:
-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 成语出处:
- 马南邨《燕山夜话 编一套“特技”丛书吧》:“举出最普通的例子来说,当你随便走进一家澡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老工人,能够在滚开的热水中拧手巾,神情自若,并不烫手。”
-
164
神气自若
- 成语拼音:
- shén qì zì ruò
- 成语解释:
- 自若:如常。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 成语出处:
- 《晋书·庾亮传》:“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
-
165
视若儿戏
- 成语拼音:
- shì ruò ér xì
- 成语解释:
- 见“视同儿戏”。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166
视若路人
- 成语拼音:
- shì ruò lù rén
- 成语解释:
-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
167
思若泉涌
- 成语拼音:
- sī ruò quán yǒng
- 成语解释:
-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
- 成语出处:
- 宋·王禹偁《谢赐御制月诗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精心六义,思若泉涌,锐意万机,居多暇曰。”
-
168
爽然若失
- 成语拼音:
- shuǎng rán ruò shī
- 成语解释:
-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169
色若死灰
- 成语拼音:
- sè ruò sǐ huī
- 成语解释:
-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
170
势若脱兔
- 成语拼音:
- shì ruò tuō tù
- 成语解释: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 成语出处:
- 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
171
视若无睹
- 成语拼音:
- shì ruò wú dǔ
- 成语解释:
-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
172
思若涌泉
- 成语拼音:
- sī ruò yǒng quán
- 成语解释:
-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冶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
173
视死若归
- 成语拼音:
- shì sǐ ruò guī
- 成语解释:
-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
174
视死若生
- 成语拼音:
- shì sǐ ruò shēng
- 成语解释:
-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 成语出处:
- 《庄子 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
175
守身若玉
- 成语拼音:
- shǒu shēn ruò yù
- 成语解释:
-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
176
神色自若
- 成语拼音:
- shén sè zì ruò
- 成语解释:
- 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
177
神态自若
- 成语拼音:
- shén tài zì ruò
- 成语解释:
- 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
- 成语出处: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
178
视险若夷
- 成语拼音:
- shì xiǎn ruò yí
- 成语解释:
- 见“视险如夷”。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
179
视有若无
- 成语拼音:
- shì yǒu ruò wú
- 成语解释:
- 视:看待。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 成语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8回:“宝之这戏子见怪贤闲事,视有若无。”
-
180
神意自若
- 成语拼音:
- shén yì zì ruò
- 成语解释:
- 见“神色自若”。
- 成语出处:
- 金·王若虚《哀雁调》:“宰夫砺刃而欲前,坐客垂涎而思噬,而犹神意自若,低回睥睨不知祸期之行至。”
* 若的成语,带若字的成语,包含若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