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641

箕山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节”。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642

金汤

成语拼音:
jīn tāng zhī gù
成语解释:
像金城汤池那样牢不可破。
成语出处:
明·张岱《龙山文帝祠募疏》:“右并城隍,赖有金汤固。”
643

鸡豚

成语拼音:
jī tún zhī xī
成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收益。
成语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家不恃鸡豚息,伐冰家不图牛羊入。”
644

钧天

成语拼音:
jūn tiān zhī yuè
成语解释: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成语出处:
《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乐。”
645

井蛙

成语拼音:
jǐng wā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像井底青蛙的见解。比喻偏狭的见识。
成语出处:
《弘明集 明佛论》:“夫一局奕,形算浅,而奕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见,妾抑大猷。”
646

局外

成语拼音:
jú wài zhī rén
成语解释:
局外:原指棋局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象弈》:“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647

九五

成语拼音:
jiǔ wǔ zhī wèi
成语解释:
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
《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位。”
648

金屋

成语拼音:
jīn wū zhī xuǎn
成语解释: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选,相烦好言达上。”
649

记问

成语拼音:
jì wèn zhī xué
成语解释: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记问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650

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拼音: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成语出处: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51

疥癣

成语拼音:
jiè xuǎn zhī bìng
成语解释:
疥癣:一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直谏》:“大夫于吴也,疥癣病也。”
652

今昔

成语拼音:
jīn xī zhī gǎn
成语解释: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感,凄怅莫状。”
653

疥癣

成语拼音:
jiè xuǎn zhī jí
成语解释: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疾”、“疥癞患”、“疥癣病”、“癣疥疾”。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下,眉睫间,又不比斗筲器,疥癣疾。”
654

惊弦

成语拼音:
jīng xián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见“惊弓鸟”。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655

将相

成语拼音:
jiàng xiàng zhī qì
成语解释: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成语出处:
《后汉书·贾复传》:“贾君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器也。”
656

绩学

成语拼音:
jì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士,靡弗以勤致者。”
657

九旋

成语拼音:
jiǔ xuán zhī yuān
成语解释:
九:多数;旋:旋窝;渊:深渊。旋窝多的深渊。比喻智谋深广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野,藏志乎九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658

即兴

成语拼音:
jí xìng zhī zuò
成语解释:
即兴: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作:作品。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作。”
659

击辕

成语拼音:
jī yuán zhī gē
成语解释:
击:敲打;辕:伸向车前驾牲口的长木。敲击着辕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击辕歌,有礼风雅。”
660

晋阳

成语拼音:
jìn yáng zhī jiǎ
成语解释: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甲”。
成语出处:
《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