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681
枯骨之余
- 成语拼音:
- kū gǔ zhī yú
- 成语解释:
- 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
682
匡合之功
- 成语拼音:
- kuāng hé zhī gōng
- 成语解释:
- 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 成语出处: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
683
葵藿之心
- 成语拼音:
- kuí huò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葵:葵花;藿:藿香。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谢清明日赐新火状》:“仰之如日,空倾葵藿之心。”
-
684
亢极之悔
- 成语拼音:
- kàng jí zhī huǐ
- 成语解释:
-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 成语出处:
- 《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
685
坎井之蛙
- 成语拼音:
- kǎn jǐng zhī wā
- 成语解释:
-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
686
硁硁之见
- 成语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687
硁硁之信
- 成语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xìn
- 成语解释: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之信,隐忍不言。”
-
688
苦口之药
- 成语拼音:
- kǔ kǒu zhī yào
- 成语解释: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689
硁硁之愚
- 成语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yú
- 成语解释: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成语出处:
-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690
苦乐之境
- 成语拼音:
- kǔ lè zhī jìng
- 成语解释:
- 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
- 成语出处:
- 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并驰于苦乐之境,皆入于生死之门。”
-
691
昆仑之球琳
- 成语拼音:
- kūn lún zhī qiú lín
- 成语解释:
- 球琳:美玉。昆仑山上的美玉。比喻极为珍贵的物品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坠形训》:“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
-
692
孔孟之道
- 成语拼音:
- kǒng mèng zhī dào
- 成语解释:
-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
693
昆山之玉
- 成语拼音:
- kūn shān zhī yù
- 成语解释:
-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
694
开山之祖
- 成语拼音:
- kāi shān zhī zǔ
- 成语解释:
-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 成语出处:
-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
695
胯下之辱
- 成语拼音:
- kuà xià zhī rǔ
- 成语解释:
-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 成语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
696
枯朽之余
- 成语拼音:
- kū xiǔ zhī yú
- 成语解释:
- 指衰病残年。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
697
枯鱼之肆
- 成语拼音:
- kū yú zhī sì
- 成语解释:
- 枯鱼:干鱼;肆:铺子。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698
枯杨之稊
- 成语拼音:
- kū yáng zhī tí
- 成语解释:
- 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 成语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4卷:“余自伤年老,不欲为枯杨之稊。”
-
699
康哉之歌
- 成语拼音:
- kāng zāi zhī gē
- 成语解释:
- 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
- 成语出处:
- 《尚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
700
连城之璧
- 成语拼音:
- lián chéng zhī bì
- 成语解释:
-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