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化人的词语

形容文化人的词语:1. 知识分子;2. 文艺青年;3. 学富五车;4. 文化精英;5. 知名作家;6. 艺术家;7. 学者;8. 知名学者;9. 人文主义者;10. 智者;11. 活字典;12. 知识界代表;13. 文化名人;14. 哲学家;15. 社会评论家;16. 文化评论家;17. 文化专家;18. 文化大师;19. 教育家;20. 科学家

形容文化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文化人 文化人 文化人,对知识分子的总称。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具有学识、懂艺术、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人都称为“文化人”,它和“知识分子”是近似词。文化人主指文化艺术方面的从业者以及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者;知识分子的概念更加宽广,它包括所有有知识、有思想的各界人士,其中也包括“文化人”。 “文化人”,还有另一含义:“文”、“化”、“人”。“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变化,转变”,也就是“变成”的意思;其二:是指“教化”,如“以文化人”的意思;“人”在这里是这样理解的,“文化人”对自己而言,就是将“文化”融入自己体内,变成自己的一部份;“文化人”对他人而言,就是用“文化”引导他人,融入到“文化”中来。
次文化 次文化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 mass culture),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首,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此外,还发掘出了各种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装饰品。为以种植粟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饲养猪、狗、牛、鸡等家畜,同时渔猎经济也是其重要的生产部门。 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严谨,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技术。 大汶口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还发现部分折头葬、折肢葬等较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后发现有木质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随葬品和儿童瓮棺的葬具中还使用了带有各种陶文的大口尊。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文化 文化 (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大眾文化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 mass culture),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首,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具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由于文化精神是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 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萨拉乌苏河(即红柳河)沿岸一带。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23 块,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文化年代距今约3 一5 万年。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之一。原与宁夏银川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统称河套文化,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后将“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为“萨拉乌苏文化”,或称“大沟湾文化”。另一个单独命名为“水洞沟文化”,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 (世界重要的古文化)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和中美洲的一部分,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总面积为32.4万平方公里。玛雅文化流行地区的人口最高峰达1400万人。玛雅文化是丛林文化。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惟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 如果没有文化差异,没有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势差,就不会很好的进行文化交流。例如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文化交流的。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也能产生很好的文化交流。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须有文化自主权。他们的交流一般只会发生在各自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下。此外,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文化交流须有起始点和机会的平等。顺从,勉强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义。
印度河文化 印度河文化 印度河文化是公元前3000~2000年南亚次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上古时期城市文化。 主要的古代文化之一,以印度河流域为基地,拥有双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还有其它一些较小的遗址,延伸在旁遮普、信德和卡提瓦半岛一带,现在大都属于巴基斯坦。印度河文化是J. 马歇尔爵士(SirJohn Marshall) 和M. 惠勒爵士 (SirMortimer Wheeler) 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发掘中发现的。它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时处于全盛时期 (当时它与萨麦尔有着贸易接触),公元前1700年它已衰落,到公元1500年由于敌人的攻击而最终消亡。其建筑物包括大型粮仓和浴室是用烧成的砖砌成的,有着精心建造的下水道和水井;有些遗址显示出格状结构的城镇规划的最早期式样。当时已经使用了标准的重量单位和度量单位,以及仍未得到解释的难以理解的象形文字的字迹。除了这些考古学的遗迹外,对于它的起源或历史仍一无所知。 印度河文化,是人类最早的起源文化之一。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
麒麟文化 麒麟文化 亦称“巨石文化”。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台湾省台东县成功镇麒麟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中段东面的山麓。该文化最主要的特色是在遗址中发现成群的经人工雕琢的巨石,如岩棺、岩壁、石轮、带肩巨石、带槽巨石、中孔石盘、条状巨石和人像等。据推测,这些巨石可能和祭祀等礼仪有关。与巨石伴出的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形以罐为主,另外还有钵、纺锤等,大多素面无纹。石器包括砾石打制石斧及磨制石斧、锛、刀、凿和网坠等。文化年代为距今3500-2000年。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 (隋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公元619年), 隋末叛军首领。祖上是匈奴人,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杨广为晋王时,宇文述曾参与策划拥立杨广为太子,炀帝即位后为了感谢宇文述的拥戴之功,特将自己的大女儿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第三子宇文士及。 公元618年禁卫军兵变,弑君隋炀帝,拥其称大丞相,后率军北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立国半年,翌年被窦建德击败擒杀。宇文化及被杀地点,《隋书》本传作河间;《北史》本传、两《唐书·窦建德传》作大陆;《资治通鉴》作襄国,今从《资治通鉴》。
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民族性与纯粹性,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 随着地域之间的界线模糊,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到国际化的范围内,是国际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既可以大大推进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文化村 文化村 (云南丽江市古城区金山乡下辖村)该行政村隶属古城区金山乡,地处金山乡北边,距金山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区20公里。东邻岩乐,南邻金安,西邻束河,北邻大东。辖存红水塘、干塘子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93户,有乡村人口1713人,其中农业人口1684人,劳动力10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0人。
文化参赞 文化参赞 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文化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人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出。
人类学 人类学 (学科)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高加索人种、非洲人种、大洋洲人种。
人類學 人类学 (学科)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高加索人种、非洲人种、大洋洲人种。
文化參贊 文化参赞 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文化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人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出。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远古时期人类文明)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 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
寺窪文化 寺洼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台东县卑南乡南王庄北侧,1980年因铁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万件文物,是台湾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为台湾省一级古迹。
文墨人 文墨人 文墨人 拼音:wén mò rén 注音: 有文化的人。 《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妇人道:‘可可儿的来,我不信一个文墨人儿,他干这个营生。’” 沙汀 《淘金记》二十:“他还算我们镇上第一个文墨人啊!”
文明人 文明人 文明人:是从动物到人进化历程中的一个相对概念,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生理、智力、心理、行为各方面均处于先进水平的人,能为生产力发展作贡献,代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方向的高素质的人。 文明的定义,是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的诞生,即标志着文明的开始!
人文 人文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广义讲,泛指文化;狭义讲,专指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 人文分类: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俗称规矩)。
涵化 涵化 涵化(acculturation)亦称“文化摄入”。一般指因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互相接触而导致手工制品、习俗和信仰的改变过程。常有三种形式:接受、适应、反抗。1880年美国民族学局的鲍威尔首先提出该名词。其同事霍尔姆斯和麦吉尔相继采用。20 世纪初,在人类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著作中,常与“传播”、“同化”、“借鉴”及“文化接触”交替使用。1935 年美国雷德菲尔德、林顿、赫斯科维茨 3 人对它所下的定义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因持续地直接接触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迁现象。该定义遭到众多人类学家的批评。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100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亦即通常所说的历史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
边际人 边际人 (marginal man)又称“边缘人”或“过渡人”。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指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之间的,具有中间性和边际性的人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未充分参与任何社会群体的个人。狭义指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模式的群体、其行为被不同群体所同化的人。美国学者帕克于1928年曾用此描述黑白混血儿。帕克认为,边际人因处于不同群体之间而通常具有烦躁不安、敏感好斗、拘束自私等一系列心理特征。该术语后来为社会心理学所采用。另有:同名电影,文学作品,同名专辑
德化 德化 (福建省德化县)德化制瓷历史悠久,其白瓷做工精良,艺术性极强,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白”。2015年5月30日,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经过两天的考核,全票通过授予福建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产品80%以上外销,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等称号。1996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居福建省各县(市、区)第14位。 德化 (汉语词汇)德化,汉语词汇。 拼音:dé huà 释义:1、谓以德行感化。2、犹德教。
简墨 简墨 简墨,本名陈剑霞。著名作家,书法家,学者。中国当代才女代表人物。15岁起,在《黄河诗报》《诗刊》《星星》发表诗歌,此后在全国众多报刊开辟专栏,获单篇奖十余次,多种作品逾百次被选入年度选本;2009年起,辞去公职,开始雅文学创作,用三年的时间,以惊人的质和量,在文学论坛边写边贴新书15部。出版中国文化之美系列(《京昆之美》《民乐之美》《书法之美》《国画之美》《唐诗之美》《宋词之美》《元曲之美》《诗性之美》)八部、《二安词话》、《山水济南》、《清水洗尘》等近20部专著。迄今共发布5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介国外。近年连获孙犁散文奖一等奖、漂母杯全球华文主题散文大赛一等奖、刘勰文艺奖、冰心散文奖、万松浦文学新人奖、齐鲁文化之星、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等省部级以上奖项。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文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居济南。 2013年11月,中国文联在北京召开“简墨作品研讨会”,对简墨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反义词】显亲扬名【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斯文掃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反义词】显亲扬名【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邊際人 边际人 (marginal man)又称“边缘人”或“过渡人”。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指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之间的,具有中间性和边际性的人们。有广狭两义。广义指未充分参与任何社会群体的个人。狭义指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模式的群体、其行为被不同群体所同化的人。美国学者帕克于1928年曾用此描述黑白混血儿。帕克认为,边际人因处于不同群体之间而通常具有烦躁不安、敏感好斗、拘束自私等一系列心理特征。该术语后来为社会心理学所采用。另有:同名电影,文学作品,同名专辑
簡墨 简墨 简墨,本名陈剑霞。著名作家,书法家,学者。中国当代才女代表人物。15岁起,在《黄河诗报》《诗刊》《星星》发表诗歌,此后在全国众多报刊开辟专栏,获单篇奖十余次,多种作品逾百次被选入年度选本;2009年起,辞去公职,开始雅文学创作,用三年的时间,以惊人的质和量,在文学论坛边写边贴新书15部。出版中国文化之美系列(《京昆之美》《民乐之美》《书法之美》《国画之美》《唐诗之美》《宋词之美》《元曲之美》《诗性之美》)八部、《二安词话》、《山水济南》、《清水洗尘》等近20部专著。迄今共发布5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介国外。近年连获孙犁散文奖一等奖、漂母杯全球华文主题散文大赛一等奖、刘勰文艺奖、冰心散文奖、万松浦文学新人奖、齐鲁文化之星、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等省部级以上奖项。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文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居济南。 2013年11月,中国文联在北京召开“简墨作品研讨会”,对简墨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开化 开化 (汉语词语)开化(kāi huà)释义:1、开展教化。2、开导;感化。3、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4、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5、化开;融解。
開化 开化 (汉语词语)开化(kāi huà)释义:1、开展教化。2、开导;感化。3、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4、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5、化开;融解。
边缘化 边缘化 边缘化是指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等)所排斥,所不包容。简单地解释也就是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
邊緣化 边缘化 边缘化是指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等)所排斥,所不包容。简单地解释也就是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
文教 文教 1.文教:文化和教育;2.文教:儒学;也包括诸子百家等国学。文、道、释并称东方三教,这点上有些类似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并称西方三教。兴我文教,尊我儒学,即为我中华人。
识文断字 识文断字【解释】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示例】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
斯文委地 斯文委地 斯文委地 ,拼音:sī wén wěi dì。解释,犹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文人自甘堕落。
人文主義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理论体系,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識文斷字 【解释】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示例】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
文华 文华 (汉语词语)文华,汉语词汇。 拼音: wén huá 多指文章的华采。具体有四种解释1.文章的华采。2.才华,文才。3.指有才华的人。4.文化昌盛。5.指文华殿。
文華 文华 (汉语词语)文华,汉语词汇。 拼音: wén huá 多指文章的华采。具体有四种解释1.文章的华采。2.才华,文才。3.指有才华的人。4.文化昌盛。5.指文华殿。
粗人 粗人 粗人,汉语俗语,一般用来指没有文化的、粗鲁、粗俗的人。
文界 文界 拼音:wén jiè 注音: 条目:文界 引证解释:文化界、文学界。 黄人 《序》:“苍茫文界,与神州同在荆榛,不可无此一老。” 鲁迅 《三闲集·路》:“ 上海 的文界今年是恭迎无产阶级文学使者,沸沸扬扬,说是要来了。”
文僚 文僚 【词目】文僚 【拼音】wén liáo 【注音】 【词性】名词 【结构】偏正式合成词 1. 文职官吏。明张居正《谢赐玉带疏》:“属真主龙飞之始,首文僚振鹭之班;依乘偶会於风云,遇合深投於鱼水。” 2. 文化官僚。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有的卖穷和富,说这刊物是因为受了文阀文僚的排挤,自掏腰包,忍痛印出来的,所以又与众不同。”
麤人 麤人 麤人亦作“麄人”。亦作“麁人”。1.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粗疏的人。2.佛教语。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指把人口总体区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根据人口的不同特征,可划分为三大类人口构成:人口的自然构成、地域构成与社会构成。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与年龄构成。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社会构成是依人口的社会经济属性来划分的,包括人口的婚姻状况构成、家庭类型构成、阶级或阶层构成、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构成、在业与不在业构成、行业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等。 根据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和作用的分类方式,可划分为各种人口构成,常见的是分为三大类:1.人口自然构成;2.人口地域构成;3.人口社会构成。
淡淡 淡淡 (字词,人物,文化人物)淡淡,是汉语词语,读音为dàndàn,比喻浅的或不明显的。
新文字 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鉴于汉字难认﹑难写﹑不利大众学习的缺点﹐主张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当时称这种拼音文字为新文字。
妖怪 妖怪 (术语)妖怪是指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难以以科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 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之为妖怪学,包含在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里,虽不属于独自发展的学问,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说。
公子 公子 公子,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现代汉语不常用。 1.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 《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2.后来泛指读书的文化人或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一种尊称。 3.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称呼别人女儿亦可为女公子),现在已不常用。
李政道 李政道 (物理学家)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内,共派出了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俚人 俚人 俚人,是隋唐后北方人对岭南一带土著人的称谓。秦汉文献称"越人"(粤人),隋唐文献改称"俚人"。“后再经朝代更迭、中原人南迁以及文化融合,俚人逐渐演化成为今汉民族。文化上,俚人先民传承了中原文化融入本土海洋文化,融汇成了独树一格的岭南文化。 古俚人是文明创造的先行者。在饮食方面,古俚人“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是“干栏式房屋”的创造者;在交通方面,是舟船的初创者。由是可见,古俚人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国正 国正 国正出自《博弈圣经》。人类在文化进程中,像信徒走进教堂,像管理者走进办公室,像运动员走进赛场,都是进入了一个文化世界,使精神在进程中不朽地演化,一切文化要素在这里给相对性的国正大小进行区分,用自己认为宝贵的东西来创造激情,再进行有价值地混合。所有的灵魂都没有自律的文化价值,人们就是在这个文化的哲学中相互混淆,然后再不同的分裂,不同的对立,所有的人类在文化进程探索中都变成了文化人,在内在的张力中用文化哲学进行着创作。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人们用哲学认识未来。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文化人的词语:1. 知识分子;2. 文艺青年;3. 学富五车;4. 文化精英;5. 知名作家;6. 艺术家;7. 学者;8. 知名学者;9. 人文主义者;10. 智者;11. 活字典;12. 知识界代表;13. 文化名人;14. 哲学家;15. 社会评论家;16. 文化评论家;17. 文化专家;18. 文化大师;19. 教育家;20.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