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滕王阁的词语

形容滕王阁的词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高耸入云、瑰丽壮观、巍峨雄奇、气象万千、金碧辉煌、高楼大厦、雕梁画栋、宏伟壮丽、巍然屹立、石柱铁梁、古色古香、灵秀雅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名胜古迹、风景优美、游人如织。

形容滕王阁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滕王阁 滕王阁 (江西南昌滕王阁)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王勃创作的骈文)《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滕王閣 滕王阁 (江西南昌滕王阁)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滕王閣序 滕王阁序 (王勃创作的骈文)《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王勃 王勃 (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风送滕王阁  《类说》卷三四引《摭遗·滕王阁记》:“王勃舟次马当水次,见一叟曰:‘来日滕王阁作记,子可构之,垂名后世。’勃曰:‘此去洪州六七百里,今晚安可至也?’叟曰:‘吾助汝清风一席,中原水府吾主此祠。’勃登舟张帆,未晓抵洪,谒府帅阎公,公俾为记,赠百缣。”
高朋满座 高朋满座【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示例】邕~,闻粲至,倒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义词】宾客盈门【反义词】门庭冷落【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水天一色 水天一色【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示例】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盛筵难再 盛筵难再【解释】比喻良机不易重逢。【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人杰地灵 人杰地灵【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示例】实在襄阳的~,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 ◎闻一多《孟浩然》【近义词】藏龙卧虎、钟灵毓秀【反义词】绸人广众、人稠物穰【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盛筵難再 【解释】比喻良机不易重逢。【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高朋滿座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示例】邕~,闻粲至,倒履迎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义词】宾客盈门【反义词】门庭冷落【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人傑地靈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示例】实在襄阳的~,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 ◎闻一多《孟浩然》【近义词】藏龙卧虎、钟灵毓秀【反义词】绸人广众、人稠物穰【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叨陪 叨陪 叨陪是汉语词汇,是一个谦辞,出自《滕王阁序》。
雨帘云栋 雨帘云栋【解释】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示例】~深窈,歌笑霭春生。 ◎宋·徐宝之《水调歌·湘阴簿新居》词
雨簾雲棟 【解释】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示例】~深窈,歌笑霭春生。 ◎宋·徐宝之《水调歌·湘阴簿新居》词
天宝 天宝 (帝王年号)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帝国由盛转衰,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天宝 (汉语词语)词义: 1.天然的宝物。《商君书·来民》:“夫实圹什虚,出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 唐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金 贾益谦 《赠答史院从事》诗:“物华天宝无今古,凤阁鸾台孰后先。” 2.神名。即秦穆公所获之陈宝 。《文选·扬雄》:“追天宝,出一方。” 李善注:“ 应劭 曰:‘天宝,陈宝也。’ 晋灼曰:‘天宝,鸡头而人身。’” 唐李白《大猎赋》:“获天宝于陈仓 ,载非熊于渭滨。”
天寶 天宝 (帝王年号)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帝国由盛转衰,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天宝 (汉语词语)词义: 1.天然的宝物。《商君书·来民》:“夫实圹什虚,出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 唐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金 贾益谦 《赠答史院从事》诗:“物华天宝无今古,凤阁鸾台孰后先。” 2.神名。即秦穆公所获之陈宝 。《文选·扬雄》:“追天宝,出一方。” 李善注:“ 应劭 曰:‘天宝,陈宝也。’ 晋灼曰:‘天宝,鸡头而人身。’” 唐李白《大猎赋》:“获天宝于陈仓 ,载非熊于渭滨。”
物华天宝 物华天宝【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示例】~动和风,一派箫韶仙苑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物華天寶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示例】~动和风,一派箫韶仙苑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物换星移 物换星移【解释】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示例】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近义词】寒暑易节、年复一年【反义词】一成不变【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物、时间变迁
物換星移 【解释】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示例】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近义词】寒暑易节、年复一年【反义词】一成不变【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物、时间变迁
崇阿 崇阿 语出:晋 谢万 《兰亭》诗:“肆眺崇阿,寓目高林。”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俨骖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 明 刘基 《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括苍》诗:“瞻彼崇阿,维云茫茫。”
临别赠言 临别赠言【解释】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近义词】临别赠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分别时的忠告
穷且益坚 穷且益坚【解释】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示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
穷途之哭 穷途之哭【解释】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出处】《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天高地迥 天高地迥【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示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号呼靡及。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休暇 休暇 (休息、休假)休暇,读音xiū xiá ,汉语词语,休假。出自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示例】此生平第二知心交也。惜~,聚首无多日耳。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近义词】不期而遇、一面之交【反义词】莫逆之交【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騰蛟起鳳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腾蛟起凤 腾蛟起凤【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钟鸣鼎食 钟鸣鼎食【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示例】谁知这样~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近义词】锦衣玉食、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反义词】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食淡衣粗【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命途多舛 命途多舛【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出处】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躬逢其盛 躬逢其盛【解释】亲身经历那种盛况。【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示例】妹子素日虽有好茶之癖,可惜前者未得~,至今犹觉耿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语法】紧缩式;作谓语;指亲身经历那种盛况
白首之心 白首之心【解释】老年时的壮志。【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近义词】老当益壮【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鍾鳴鼎食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示例】谁知这样~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近义词】锦衣玉食、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反义词】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食淡衣粗【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臨別贈言 【解释】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近义词】临别赠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分别时的忠告
冯唐易老 冯唐易老【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示例】~双蓬鬓,殷浩难投一纸书。 ◎元·吴景奎《寄苏伯夔诗》【近义词】冯唐已老【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
馮唐易老 【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示例】~双蓬鬓,殷浩难投一纸书。 ◎元·吴景奎《寄苏伯夔诗》【近义词】冯唐已老【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
鐘鳴鼎食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示例】谁知这样~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近义词】锦衣玉食、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反义词】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食淡衣粗【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窮途之哭 【解释】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出处】《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窮且益堅 【解释】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示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
家食 家食 《易·大畜》:“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孔颖达 疏:“‘不家食吉’者,已有大畜之资,当使养顺贤人,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后 仲远 作相, 宗卿 家食十年。” 明 宋濂 《同公塔铭》:“今家食多暇,据状所书,推原传授行业之详而为铭文。”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家食凡二十六载,以原官三登启事。及抚按荐牍屡腾,而公(袁可立)雅尚高洁,其视一官若敝屣也!”《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子有如此清才,何不进取,身达青云之上;而因於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
風送滕王閣  《类说》卷三四引《摭遗·滕王阁记》:“王勃舟次马当水次,见一叟曰:‘来日滕王阁作记,子可构之,垂名后世。’勃曰:‘此去洪州六七百里,今晚安可至也?’叟曰:‘吾助汝清风一席,中原水府吾主此祠。’勃登舟张帆,未晓抵洪,谒府帅阎公,公俾为记,赠百缣。”
飞阁流丹 飞阁流丹【解释】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达人知命 达人知命【解释】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出处】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示例】妾闻君子见几,~。 ◎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
達人知命 【解释】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出处】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示例】妾闻君子见几,~。 ◎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
滕阁 1.见"滕王阁"。
睢苑 睢苑 汉梁孝王刘武所造园林 词语解释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造园林。在 睢阳 (今 河南 商丘 东),故称。后亦借指名园。 唐 张大安 《奉和别越王》:“离衿怆 睢苑 ,分途指 邺城 。”亦作“ 睢园 ”。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 睢园 绿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邺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参见“ 梁苑 ”、“ 梁园 ”、“ 兔园 ”。
滕閣 1.见"滕王阁"。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解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地靈人傑 【解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庐山 庐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廬山 庐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高阁 高阁 (人物姓名)高阁,曾是“千王”,因为曾在赌桌险些丢掉性命才悔悟赌博是歧途。2009年和2010年,他先后在北京和沈阳开了“戒赌中心”。2015年3月20日,沈阳市公安局北站地区分局发布消息,称高阁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于2015年3月14日刑事拘留。 高阁 (汉语词汇)高阁,汉语词汇。 拼音:gāo gé 释义:1、高大的楼阁。2、置放书籍、器物的高架子。3、高高地搁置起来。谓弃置。4、星名。
绝特 绝特 jué tè 绝特 超出寻常。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 愈 少时,则闻 江 南多临观之美,而 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玮绝特之称。”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盖 建安 贡茶,自 蔡襄 易以小团,而茶之绝特者,始得献之天子。” 明 李东阳 《四禽图》诗之一:“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魁梧绝特之彦,非 中国 今日所能有。”
絕特 绝特 jué tè ㄐㄩㄝˊ ㄊㄜˋ 绝特 超出寻常。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 愈 少时,则闻 江 南多临观之美,而 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玮绝特之称。”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盖 建安 贡茶,自 蔡襄 易以小团,而茶之绝特者,始得献之天子。” 明 李东阳 《四禽图》诗之一:“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魁梧绝特之彦,非 中国 今日所能有。”
絶特 绝特 jué tè 绝特 超出寻常。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 愈 少时,则闻 江 南多临观之美,而 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玮绝特之称。”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盖 建安 贡茶,自 蔡襄 易以小团,而茶之绝特者,始得献之天子。” 明 李东阳 《四禽图》诗之一:“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魁梧绝特之彦,非 中国 今日所能有。”
飛閣流丹 【解释】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酒半 酒半 详细解释 解释: 犹酒次。指宴饮间酒至数巡的时刻。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公( 王仲舒 )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阁子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宋史·陈规传》:“ 规 大飨将士,酒半,问曰:‘ 兀术 拥精兵且至,策将安出?’”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与客饮酒,酒半,有客离席而叹。”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滕王阁的词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高耸入云、瑰丽壮观、巍峨雄奇、气象万千、金碧辉煌、高楼大厦、雕梁画栋、宏伟壮丽、巍然屹立、石柱铁梁、古色古香、灵秀雅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名胜古迹、风景优美、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