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峡云的词语

描写三峡云的词语:1. 蒙蒙细雨;2. 缭绕迷离;3. 漫天云海;4. 层层叠叠;5. 雾气腾腾;6. 朦胧神秘;7. 翠绿苍茫;8. 云雾缭绕;9. 飘渺无边;10. 神秘莫测;11. 阴霾笼罩;12. 云海波涛;13. 美轮美奂;14. 云烟缭绕;15. 山峰云海;16. 云雾缤纷;17. 云雨缠绵;18. 雾气弥漫;19. 雾雨蒙蒙;20. 云海苍茫

描写三峡云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峡云 峡云 指三峡的云,唐 杜甫《送段功曹归广州》诗:“ 峡 云笼树小,湖日荡船明。”仇兆鳌注:“ 三峡 山高,故云笼树而小。”
巫峡 巫峡 (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它真实的写照。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它们各具特色。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生石 三生石 (泥质石灰岩)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 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巫峽 巫峡 (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它真实的写照。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它们各具特色。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峽雲 峡云 指三峡的云,唐 杜甫《送段功曹归广州》诗:“ 峡 云笼树小,湖日荡船明。”仇兆鳌注:“ 三峡 山高,故云笼树而小。”
夔门 夔门 夔门(kuí 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 夔门雄踞瞿塘峡之首,亦是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夔門 夔门 夔门(kuí 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 夔门雄踞瞿塘峡之首,亦是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缙云山 缙云山 (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有缙云、南有石笋之美誉。 2014年12月17日住建部公布执法检查结果,缙云山风景名胜区为不达标等级,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2015年12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纳入濒危名单,并给予黄牌警告;住建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重点督办。
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瑶姬 瑶姬 (中国神话中的仙女)《水经注》、《襄阳耆旧记》载:炎帝(南方天帝赤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战国时楚国宋玉《高唐赋》称“先王”游高唐白天梦中与女神相见,神女临去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渚宫旧事》之三引《襄阳耆旧记》神女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宋玉劝谏楚襄王亲自拜见神女。后宋玉《神女赋》叙楚襄王果真夜梦神女,神女美艳绝伦、温婉娴雅,然而神女拒绝了楚襄王的追求。 《墉城集仙录》称其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将其纳入道教体系。 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受《神女赋》影响,此后瑶姬常用以比喻美女,千古传诵。瑶姬神话引出历代一系列诗赋词曲等文学作品,形成了描写、咏叹神女的韵文学长廊,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人们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根据原始宗教神话观念,神女应为炎帝女儿瑶姬、楚国高禖女神等传说融合。怀王实际上应是去祭祀高禖神,以求楚国氏族女神,护佑民族振兴、政治清明、国家富强及个人的身心强健 。因而巫山神女实为楚国护国神。大禹治水行至巫山,神女瑶姬授以治水法宝,并遣属神助之。三峡民间有巫山神女斩杀十二妖龙、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等传说。 (注:将瑶姬说成是玉帝之妹、杨戬之母出自现代网络作品,后经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影响而误传更广)
瑤姬 瑶姬 (中国神话中的仙女)《水经注》、《襄阳耆旧记》载:炎帝(南方天帝赤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战国时楚国宋玉《高唐赋》称“先王”游高唐白天梦中与女神相见,神女临去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渚宫旧事》之三引《襄阳耆旧记》神女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宋玉劝谏楚襄王亲自拜见神女。后宋玉《神女赋》叙楚襄王果真夜梦神女,神女美艳绝伦、温婉娴雅,然而神女拒绝了楚襄王的追求。 《墉城集仙录》称其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将其纳入道教体系。 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受《神女赋》影响,此后瑶姬常用以比喻美女,千古传诵。瑶姬神话引出历代一系列诗赋词曲等文学作品,形成了描写、咏叹神女的韵文学长廊,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人们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根据原始宗教神话观念,神女应为炎帝女儿瑶姬、楚国高禖女神等传说融合。怀王实际上应是去祭祀高禖神,以求楚国氏族女神,护佑民族振兴、政治清明、国家富强及个人的身心强健 。因而巫山神女实为楚国护国神。大禹治水行至巫山,神女瑶姬授以治水法宝,并遣属神助之。三峡民间有巫山神女斩杀十二妖龙、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等传说。 (注:将瑶姬说成是玉帝之妹、杨戬之母出自现代网络作品,后经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影响而误传更广)
朝云暮雨 朝云暮雨【解释】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示例】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那个肯凤只鸾单。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巫山十二峯 巫山十二峰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神女峰 神女峰 (重庆巫山十二峰之最)山峰名,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住在此处。在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巫峡大江北岸,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区内。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龙腾空,有的如雄狮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凤凰展翅,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丽最有名。三峡大坝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头眺望,才能欣赏到神女的绰约风姿。 巫山神女峰因其宛若绰约多姿的少女、萦绕着飘渺云烟及其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而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历代诗人的不绝咏唱,与浩浩长江一道,形成了环绕神女奔腾流淌的另一条文化江河,绵延不息,代代相传。
兵書匣 辞典解释兵书匣  bīng shū xiá     传说中诸葛孔明藏兵书的地方。 清.王士祯《陇蜀余闻》:「顾华玉(璘)​云:『武侯兵书匣,在定军山上,壁立万仞,非人迹可到。余两经其地,初视匣,其色淡红,后则鲜明,若更新者,殆不可晓。』按三峡中亦有兵书峡,传为武侯藏书之地。」
三芝 三芝 (台湾省新北市下辖区)三芝区位于我国台湾省的北端,为新北市七个临海的郊区之一,北邻石门区,西北滨台湾海峡,西南连淡水区,东南连金山区及台北市北投区的大屯火山群。三芝区在开拓以前,为VAYI番社所占据,以Ketagalan的译音命名,称为 “小鸡笼社” ,但自从平地的汉人入居后,省略发音为Kelan,名称为 “小鸡(圭)笼庄” ,也叫做 “小圭郎” ,而三芝区的小基隆名称就是取自于小鸡笼的谐音字,终于在清朝末年改制为 “芝兰三堡” ,日据时代再易名为 “三芝” ,台湾光复后正式命名为 “三芝乡” 。2010年12月25日,改为“新北市三芝区”。
巫山 巫山 (中国中部地区山脉)巫山,作为地理名词,历史上曾出现在中国各地。现在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群峰。主峰为重庆奉节县境内乌云顶,海拔2400米,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为四川盆地。现在也指重庆市巫山县。
荆江 荆江 荆江( Ching River 、Ching Chiang、Jing Jiang),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公里。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东晋时代开始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成北岸荆江大堤。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成了“地上河”。北岸靠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保卫富饶的江汉平原。大堤经多次全面整修,防洪能力有了提高。 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利工程的建成,改善了荆江区域的航运能力。
无对 无对 意思: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 3.“无对”是梁漱溟先生概括之我中华大儒之独有之民族精神。无对超离个体对外性 ,超有对而有超厉害之是非心,方有道德;无对是相对于有对的概念,一切生物都限于有对之中,这是因为无法超离其个体对外性——求生存的必要;而人则不然,人是站在有对之上的,人类可以不同于动物,能向上攀升用其心意心智指导自己超离个体对外性。“人类唯以超有对,故能洞开重门,融释物我”。仁者人也,仁者与物无对“。 无对示例: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议,正反方如果都是以无对之初衷,亦即以利民惠民之良好意愿为出发点,纵使致力之所在不相同,而绝不互相妨碍彼此攻击,直至互相助成。
遗后 遗后 yí hòu 遗后 1.谓留与后人。《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当身良易足,遗后非长道。” 2.犹死后。 唐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诗:“一哀 三峡 暮,遗后见君情。” 杨伦 笺注:“遗后犹云身后。”
無對 无对 意思: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俊,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 3.“无对”是梁漱溟先生概括之我中华大儒之独有之民族精神。无对超离个体对外性 ,超有对而有超厉害之是非心,方有道德;无对是相对于有对的概念,一切生物都限于有对之中,这是因为无法超离其个体对外性——求生存的必要;而人则不然,人是站在有对之上的,人类可以不同于动物,能向上攀升用其心意心智指导自己超离个体对外性。“人类唯以超有对,故能洞开重门,融释物我”。仁者人也,仁者与物无对“。 无对示例: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议,正反方如果都是以无对之初衷,亦即以利民惠民之良好意愿为出发点,纵使致力之所在不相同,而绝不互相妨碍彼此攻击,直至互相助成。
遺後 遗后 yí hòu 遗后 1.谓留与后人。《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当身良易足,遗后非长道。” 2.犹死后。 唐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诗:“一哀 三峡 暮,遗后见君情。” 杨伦 笺注:“遗后犹云身后。”
朝雲暮雨 【解释】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示例】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那个肯凤只鸾单。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心酸 心酸 (林宥嘉演唱歌曲)《心酸》是林宥嘉演唱的歌曲,收录在《感官/世界》,2009年10月30日发行。2013年用作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插曲, 心酸 (汉语词语)拼音:xīn suān [释义] 心中悲痛。 唐李商隐《离思》诗:“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红楼梦》第三一回:“ 宝玉见他哭了,也不觉心酸起来。” 郁达夫《薄奠》:“我在门口灰暗的空气里呆呆的立了一会,忽而想起了自家的身世,就不知不觉的心酸起来。” [例句] 我在门口灰暗的空气里呆呆的立了一会,忽而想起了自家的身世,就不知不觉的心酸起来。[同义] 悲戚; 悲伤; 酸楚;[反义] 甜蜜;
一家春 一家春 (汉语词语)中文释义:形容美好独特的境界。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下月,别是一家春。” 唐 杨巨源 《圣寿无疆词》之四:“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之一:“笔下倒倾三峡水,胸中别作一家春。”
雾淞 雾淞 (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天气,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凇”。 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水滴就可形成,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奇景。
霧淞 雾淞 (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天气,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凇”。 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水滴就可形成,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奇景。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 截至2014年,香格里拉市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乡,共有6个社区、58个行政村。2011年年末,香格里拉市总人口为174,585人,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人口密度为10人/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市份之一。2011年,香格里拉实现县级生产总值359,580万元,市级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总产值的比重为9.4:38.3:52.3。 香格里拉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Lost Horizen(消失的地平线)》中而为世人所向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其为世人熟知。香格里拉藏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
蜀汉 蜀汉 (三国时期政权)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蜀漢 蜀汉 (三国时期政权)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云顶 云顶 (中国福建旅游度假区)中国云顶景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与莆田市涵江区交界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云山之巅。距福州仅90公里,占地36平方公里,是易达旅游集团耗资10亿,按照5A级标准建设的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求知探险、科普教育为一体综合型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打造成“福州人引以为傲的福建旅游新地标”和“ 中国省城唯一的高山休闲度假基地”,被誉为“福建的香格里拉”。中国云顶景区分别由花海梯田景区、天池草甸景区、云顶大峡谷景区(含七彩瀑高山花海梯田景区谷景区、红河谷景区及翡翠谷景区)三个风景区构成。 云顶 (词语名称)云顶指高山顶上。 宋陈著《念奴娇·献再一兄成室大任》词:“笑指旧隐逍遥,分猿鹤地,云顶栽花木。” 明高启《题瀑布泉》诗:“千山云顶一泉飞,仰面时惊雨溼衣。”
大龙湫 大龙湫 雁荡山景区分散,东起羊角洞,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溪,北至六坪山。在方圆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东西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其中有15峰、13岩、7石、5 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景点105个。共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净名三折瀑、雁湖八大景区,而东南部地区最称风景荟萃。其中“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又被称为“雁荡三绝”, 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南宋楼钥有诗云:“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攻瑰集·大龙湫》)可见在宋代,大龙湫便已扬四海。
大龍湫 大龙湫 雁荡山景区分散,东起羊角洞,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溪,北至六坪山。在方圆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东西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其中有15峰、13岩、7石、5 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景点105个。共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净名三折瀑、雁湖八大景区,而东南部地区最称风景荟萃。其中“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又被称为“雁荡三绝”, 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南宋楼钥有诗云:“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攻瑰集·大龙湫》)可见在宋代,大龙湫便已扬四海。
渡船 渡船 (汉字释义)渡船,又称渡轮,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是一种短程运输船舶,它历史悠久,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大雪山 大雪山 (四川省西边的高大山脉)大雪山是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的分水岭,四川省西部重要地理界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呈南北走向,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其余脉牦牛山向南伸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脉的主要山脉之一。山体主要由砂板岩、花岗岩组成,多5000米以上高峰。 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5000米以上高山有现代冰川分布,多古冰斗、U型谷、角峰、冰碛垅、 冰碛湖等古冰川地貌。大雪山东陡西缓,西高东低。西坡多宽缓的高原面及断陷山间盆地,气候高寒,以牧业为主;东坡为深切割的高山峡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为农、林、牧交错区。大雪山是四川重要林区。有冷杉、鳞皮冷杉、黄果冷杉、长苞冷杉、川西云杉、丽江云杉及云南松、高山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矿产种类繁多,如铁、铜、金、铅、锌、锡、钨、镍、铍、锂、铌及云母、石棉等。大雪山西部为藏族分布区,东部属汉、藏杂居区。川藏公路通过的折多山垭口,海拔4290米。
珠江 珠江 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2012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并得到了准确数据,确定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给珠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著名的天生桥、大藤峡、鲁布革、新丰江等水电枢纽都属于珠江水系。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比较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都在珠江流域。
金沙江 金沙江 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又名绳水、淹水、泸水。川藏界河。金沙江的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2008年调查确立当曲的上源且曲为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 当曲与源于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汇合后,称通天河。长江干流流经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县,于玉树州直门达(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巴塘河汇入口)以下,始称金沙江。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其间有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从青海省的河源至宜宾市干流河长3481千米(一说3364公里),流域面积50.2万平方千米(一说47.32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流域面积26%。年平均流量4750立方米/秒。以降水补给为主,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辅。 金沙江落差3300米(一说5100米),水力资源一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干流是规划有多级梯级水电开发。金沙江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由于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金沙江是长江干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来源。 名片图:金沙江云南省德钦县段
不但 不但 不但,拼音bú dàn,出自《峡峙》。
马祖 马祖 (地名)马祖,通常指隶属于中国台湾地区管辖的连江县(马祖乡),位于福建省闽江口,台湾海峡正北方,实际由中国台湾地区之“福建省”管辖,设“连江县(马祖乡)”,实际管辖面积29.6平方公里,辖4乡,政治中心位于南竿乡(马祖岛),一般通称“马祖地区”,简称马祖。 马祖通行的语言是操连江口音的闽东话,当地称为“平话”、“马祖话”或福州话。马祖地区由马祖岛(又称南竿岛)、北竿岛、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东引岛、西引岛及其附属岛屿共36个岛礁组成,地理名词又合称为马祖列岛,现为台湾地区“马祖国家风景区”。注: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属于福州长乐市。
馬祖 马祖 (地名)马祖,通常指隶属于中国台湾地区管辖的连江县(马祖乡),位于福建省闽江口,台湾海峡正北方,实际由中国台湾地区之“福建省”管辖,设“连江县(马祖乡)”,实际管辖面积29.6平方公里,辖4乡,政治中心位于南竿乡(马祖岛),一般通称“马祖地区”,简称马祖。 马祖通行的语言是操连江口音的闽东话,当地称为“平话”、“马祖话”或福州话。马祖地区由马祖岛(又称南竿岛)、北竿岛、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东引岛、西引岛及其附属岛屿共36个岛礁组成,地理名词又合称为马祖列岛,现为台湾地区“马祖国家风景区”。注: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属于福州长乐市。
鸣玉溪 鸣玉溪 亦作“ 鸣玉溪 ”。水名。 蜀中名胜之一。故址在今 四川省忠县西。溪流水声溅溅如鸣佩玉,故称。 明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忠州》:“溪在治西二里,发源 西厓水 ,声如佩玉…… 宋 钱求之诗云:‘ 鸣玉溪 边堪寓目, 木莲洞下更关情。 忠州好景无人说,祇得孤城小市民。’”
阳台 阳台 (建筑物室内的延伸空间)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阳台一般有悬挑式、嵌入式、转角式三类。阳台不仅可以使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如果布置得好,还可以变成宜人的小花园,使人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大自然中最可爱的色彩,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
陽臺 阳台 (建筑物室内的延伸空间)是建筑物室内的延伸,是居住者呼吸新鲜空气、晾晒衣物、摆放盆栽的场所,其设计需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原则。阳台一般有悬挑式、嵌入式、转角式三类。阳台不仅可以使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如果布置得好,还可以变成宜人的小花园,使人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大自然中最可爱的色彩,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
鳴玉溪 鸣玉溪 亦作“ 鸣玉溪 ”。水名。 蜀中名胜之一。故址在今 四川省忠县西。溪流水声溅溅如鸣佩玉,故称。 明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忠州》:“溪在治西二里,发源 西厓水 ,声如佩玉…… 宋 钱求之诗云:‘ 鸣玉溪 边堪寓目, 木莲洞下更关情。 忠州好景无人说,祇得孤城小市民。’”
瓊海 琼海 (海南省县级市)琼海,海南省县级市,地处东经110°7 ′5”~40′50" ,北纬18°58′50"~19°28′35"。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中下游,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三亚市163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琼海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2016年,琼海常住人口50.61万人,琼海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有5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与地区。市辖12个镇和彬村山华侨经济区,辖区内还有3个国营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 2017年,琼海生产总值24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4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1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46亿元,增长10.2%。 2016年,琼海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琼海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0月,琼海市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琼海 (词语解释)宋·辛弃疾《洞仙歌·浮石山庄》词:“仙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许君携半山去。”
琼海 琼海 (海南省县级市)琼海,海南省县级市,地处东经110°7 ′5”~40′50" ,北纬18°58′50"~19°28′35"。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中下游,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万宁市60公里,三亚市163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 琼海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2016年,琼海常住人口50.61万人,琼海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有5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与地区。市辖12个镇和彬村山华侨经济区,辖区内还有3个国营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 2017年,琼海生产总值24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4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1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46亿元,增长10.2%。 2016年,琼海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琼海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0月,琼海市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琼海 (词语解释)宋·辛弃疾《洞仙歌·浮石山庄》词:“仙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许君携半山去。”
望夫石 望夫石 (涂山望夫石)望夫石,首推涂山望夫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不过,如果不是仔细考量,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黄河故地,而是在淮河岸边。涂山便是这个故事4000多年来的见证者。
沉李浮瓜 沉李浮瓜【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近义词】浮瓜沉李【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夏季消暑的情形
棠梨 棠梨 李时珍说:棠梨,是一种野梨,处处山林都有。埘比梨树小,叶边都有锯齿。二月开白花,霜后可吃。棠梨树与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红、白两种。 它的叶味微苦,嫩时烘熟,用水淘净后,可加油、盐调食,或蒸晒后当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晒干磨面作烧饼充饥。 味酸、甘,涩,性寒,无毒。 烧束吃,止滑痢。 主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将一把枝叶同二两木瓜煎汁,细呷。 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黑褐色,被绒毛,有时具刺。 喜光,稍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碱性土中也能生长。深根性。具抗病虫害能力。生长较慢。 野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分布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辽宁等地。常用来做梨树嫁接的砧木。 【异名】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量19.62%,水分50.93%。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质。 【性味】酸甘,寒。 ①《救荒本草》:"味甘酸。" ②《纲目》:"酸甘涩,寒,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微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 ①《纲目》:"烧食止滑痢。" ②《玉楸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 棠梨的果实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 ③《中华本草》: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消食。主咳嗽,泻痢,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⒈陆玑《诗疏》:甘棠,今棠梨,赤棠也,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 ⒉《救荒本草》:棠梨树,今处处有之,生荒野中。叶似苍术叶,亦有团叶者,有三叉叶者,叶边皆有锯齿,又似女儿茶叶,其叶色颇白。开白花,结棠梨如小楝子大。 ⒊《纲目》: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涩者杜,甘者棠。杜者涩也,棠者糖也,三说俱通,末说近是。棠梨,野梨也。霜后可食,其树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种。 ⑴肺热咳嗽,干咳无痰:取鲜果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天三次。 ⑵急慢性咽喉炎:鲜果90克或干果60克,去皮后慢慢嚼服,连服3天。 ⑶泻痢不止:鲜果90克,炭火烘至微焦,趁热去皮吃,每天3次。 ⑷劳累过度,手足无力,全身酸痛:鲜果60克,捣烂后加米酒3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或以干品250克,米酒1000克,浸泡10天,即成棠梨酒,每天服50克,效果明显。 ⑸反胃吐食:取叶油炒去刺,研为末,每天早晨起床后以酒送服5克。 通常作栽培梨的砧木,也可直接作园林树木栽植。花白色,树形美,耐粗放管理。 甘棠又称为棠梨,因常常野生于荒郊、山脚、路旁,所以人们常常叫它野梨。它果小、味道酸涩,并不是味美之果,人们一般把它当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但2000年来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常咏颂它,这又是为何?这得从《诗经》中的一首说起。 《诗经·国风-召南》中写道: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这首诗里提到的召伯就是召公。 召公和周公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灭商纣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当时才十二岁,于是就由召公和周公共同辅佐成王。成王继位不久,弟弟管叔、蔡叔与纣王儿子武庚在殷商故地发动叛乱。周公用了三年时间平定了叛乱,为稳固东方,他就在东边建立一个新的都城叫做洛邑(现在的洛阳)。这样周王朝就有两个都城,西部是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从此以后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现属河南三门峡市)以西由召公治理,东则归周公。 召公有着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他治陕期间时常下乡体恤民情。一次在乡间处理民事,当地官吏就让百姓腾出房子让他休息,并准备丰盛宴席款待他。他立即阻止,说道:“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他就在甘棠树下露宿,并食自己携带的干粮,做到了不扰民,不惊民。 召公经常在甘棠树下受理民事,听百姓诉讼,判决刑狱。他秉公而断,不避权贵,让人民再没有冤屈。自古至今,听讼决狱大多为民事,其常为土地、婚姻、争执、财产。就是这种民事常常比杀人、抢盗等更难决断,因为公平二字在权贵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权贵多以权势欺压百姓,使百姓有冤不能诉,有屈不能声,能在民事诉讼上做到真正的公平,真是难得。 召公治理陕地使当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召公死后,人们铭记他的政绩,怀念甘棠树,就写下甘棠的诗篇,广为唱颂。就是开篇提到的那首。它的意思是:“美丽的甘棠树,不要剪它枝叶,不要砍伐它,因为召公照顾过它,让它青翠茂盛。挺拔的甘棠树,不要伤害它,召公在这里休息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攀折它,召公在这里听问政事。” 自此以后人们常常就用“甘棠”称颂贤吏,以赞扬他们的德政和对民情的体恤。 唐朝骆宾王在武则天当政时任侍御史,他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被捕下狱。在被囚之所,骆宾王时常望着窗外景色(武则天虽囚骆宾王,但并没有为难他,给他好的食宿条件,否则他会和其他囚徒一样住在暗室,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看到窗外秋蝉,就写下一篇《狱中咏蝉》,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他在诗序中,提到所囚之地西边就是法厅(审决刑狱的官厅),那里有几棵槐树,而秋蝉并没有在上面呜叫,它呜叫的地方应该是召公的甘棠树。骆宾王认为他就是那秋蝉,只有甘棠树才听得懂它的明辩。 武则天看到骆宾王所作之后,很快就把他放了出来。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后,骆宾王就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并写下那篇著名的《讨武氏檄》。上面写道“狐媚偏能惑主”(如同狐狸精那样迷惑皇帝),“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就如蛇蝎心肠,豺狼一般野性)。不过武则天看后并没有大怒,而是感叹日:“宰相安得失此人?” 骆宾王寄托甘棠树为他辩明清白,白居易则以“没有甘棠”来借喻没有德政。他在杭州任刺史多年,虽尽心竭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百业依然凋敝不堪。他被迫离任之时,所治百姓感恩于他,无论老少皆提壶摆筵为他饯行,他感动不已,写下一篇《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今春增筑钱塘湖堤,贮水以防天旱,故云。] 白居易感叹,没有甘棠树,何以能诉说自己清白。泪不由得洒落。税多让人们贫苦,加上天旱,百姓就多疾苦。于是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在诗中,他认为“自己无法改变人们的苦难,只能留下一湖水,为百姓解救荒年”。但就是这一湖水,也使得百姓对他感恩万分。 在寒食时节,白居易去郊外祭奠故友。看到甘棠花白,随风飘荡就如空中飞舞的纸钱,心中不由悲苦万分。他写下一首《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在甘棠花舞动的时节,自居易将被贬南国。看到故友之墓,想到自己要远赴千里之外,眼泪不由涌下。甘棠也许会带走一些自己的愁绪。 白居易诗句提到甘棠的地方还很多,他渴望着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能施展抱负,能过上召公治理陕地那样的平稳、安定生活。这种思想不仅是白居易,许多文人也通过歌颂甘棠来表达自己情怀。唐宋诗词提到甘棠的诗词就有一百多首,在《全汉文》、《全唐文》等文集中赞叹甘棠的诗词更多。甘棠虽不是美味之果,但却是一个类似桃源的象征,它给予人们众多渴望,无怪人们都咏叹它。
碧滩 碧滩 碧滩府西北八十里。成化初,韩雍议,峡江百里有上、中、下三滩,上曰勒马,下曰献俘,中曰碧滩,既而议置武靖州,及移思隆巡司于此。万历三年,参政田汝成议曰:江北一带,西自碧滩,东连林峒,皆南渡蓼水垦作便田;江南一带,东起满竹,西绕河源,亦托处平原,远背山麓,宜设保甲以防不虞。是也。《舆程记》:自府入柳江,西北四十里而至镇峡堡,又西北四十里而至碧滩堡,又西北百二十里为武宣县。《郡志》碧滩在府西二十五里,一云在府西北五里;弩滩在府西北十里;似皆误。
碧灘 碧滩 碧滩府西北八十里。成化初,韩雍议,峡江百里有上、中、下三滩,上曰勒马,下曰献俘,中曰碧滩,既而议置武靖州,及移思隆巡司于此。万历三年,参政田汝成议曰:江北一带,西自碧滩,东连林峒,皆南渡蓼水垦作便田;江南一带,东起满竹,西绕河源,亦托处平原,远背山麓,宜设保甲以防不虞。是也。《舆程记》:自府入柳江,西北四十里而至镇峡堡,又西北四十里而至碧滩堡,又西北百二十里为武宣县。《郡志》碧滩在府西二十五里,一云在府西北五里;弩滩在府西北十里;似皆误。
雲頂 云顶 (中国福建旅游度假区)中国云顶景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与莆田市涵江区交界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云山之巅。距福州仅90公里,占地36平方公里,是易达旅游集团耗资10亿,按照5A级标准建设的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求知探险、科普教育为一体综合型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打造成“福州人引以为傲的福建旅游新地标”和“ 中国省城唯一的高山休闲度假基地”,被誉为“福建的香格里拉”。中国云顶景区分别由花海梯田景区、天池草甸景区、云顶大峡谷景区(含七彩瀑高山花海梯田景区谷景区、红河谷景区及翡翠谷景区)三个风景区构成。 云顶 (词语名称)云顶指高山顶上。 宋陈著《念奴娇·献再一兄成室大任》词:“笑指旧隐逍遥,分猿鹤地,云顶栽花木。” 明高启《题瀑布泉》诗:“千山云顶一泉飞,仰面时惊雨湿衣。”
北邙 北邙 (洛阳名山)北邙又名邙山,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白居易诗:“北邙冢墓高嵯峨”。俗谚说:“生在苏杭,葬于北邙”。 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其最高峰为翠云峰,在今市区正北,上有唐玄元皇帝庙。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唐代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晚眺”,被称为“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 亦作北芒,即邙山,也叫郏山、北山。西起三门峡门,东止伊洛河岸。在今河南洛阳市北。旧说此山是陇山之尾,乃众山总名,连岭脩亘400余里。自东汉城阳王祉葬于此后,遂成三侯公卿葬地。后因泛称墓地。
岩扃 岩扃 岩扃(巖扃) 山洞的门。借指隐居之处。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巖扃。” 宋 杨万里 《入峡歌》:“云去云来遮巖扃,忽然褰云露山脚。” 明 高启 《萧炼师鸾窠绝顶丹房》诗:“昔有学道侣,井臼遗巖扃。” 郑泽 《杂诗答钝庵》之五:“ 象罔 得真诠,巖扃守元素。”
巖扃 岩扃 岩扃(岩扃) 山洞的门。借指隐居之处。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宋 杨万里 《入峡歌》:“云去云来遮岩扃,忽然褰云露山脚。” 明 高启 《萧炼师鸾窠绝顶丹房》诗:“昔有学道侣,井臼遗岩扃。” 郑泽 《杂诗答钝庵》之五:“ 象罔 得真诠,岩扃守元素。”
神妙莫測 【解释】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出处】刘白羽《长江三日》:“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神妙莫测 神妙莫测【解释】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出处】刘白羽《长江三日》:“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雪涧 雪涧 xuě jiàn 雪涧(雪涧) 亦作“ 雪磵 ”。 1.积雪的山涧。 宋 郑震 《归去好》诗:“春猿鸣雪涧,晴日转云岑。” 金 元好问 《甲寅正月二十三日故关道中》诗之一:“雪磵不得过,阳坡如见留。” (2).白色的涧水。 宋 朱熹 《饮清湍亭石上小醉再登昼寒》诗:“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 宋 范成大 《游仰山谒小释迦塔》诗:“翠微中断雪磵吼,两耳不办供喧豗。” (3).琴曲名。 宋 范成大 《八场平闻猿》诗:“《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诗。”自注:“琴曲有《雪涧闻猿》。”
雪澗 雪涧 xuě jiàn 雪涧(雪涧) 亦作“ 雪磵 ”。 1.积雪的山涧。 宋 郑震 《归去好》诗:“春猿鸣雪涧,晴日转云岑。” 金 元好问 《甲寅正月二十三日故关道中》诗之一:“雪磵不得过,阳坡如见留。” (2).白色的涧水。 宋 朱熹 《饮清湍亭石上小醉再登昼寒》诗:“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 宋 范成大 《游仰山谒小释迦塔》诗:“翠微中断雪磵吼,两耳不办供喧豗。” (3).琴曲名。 宋 范成大 《八场平闻猿》诗:“《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诗。”自注:“琴曲有《雪涧闻猿》。”

其它词语热搜

* 描写三峡云的词语:1. 蒙蒙细雨;2. 缭绕迷离;3. 漫天云海;4. 层层叠叠;5. 雾气腾腾;6. 朦胧神秘;7. 翠绿苍茫;8. 云雾缭绕;9. 飘渺无边;10. 神秘莫测;11. 阴霾笼罩;12. 云海波涛;13. 美轮美奂;14. 云烟缭绕;15. 山峰云海;16. 云雾缤纷;17. 云雨缠绵;18. 雾气弥漫;19. 雾雨蒙蒙;20. 云海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