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抒情方式概述及例题解答

诗词抒情方式
分为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例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例3、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从  军  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的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例1、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1、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2、下面是杜甫的诗作《倦夜》,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例3、结合诗句内容(可以选取其中一联)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归 嵩 山 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答: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选取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四种景物.这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渲染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颔联.借写一去不返的流水和回巢栖息的暮禽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来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归隐的决心.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2009年福建卷)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例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7分)(2013年广东卷)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答: (1)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2)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项斯《送友人游河东》阅读答案及赏析 下一篇:朱熹《赋水仙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 诗词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例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

您也许喜欢

古典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指导与例题解答 诗歌的人物形象鉴赏复习总汇 诗歌的景物形象鉴赏复习总汇 《调笑令·边草》《调笑令·胡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秦观《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阅读答案 孔平仲《昼眠呈梦锡》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复习总汇 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题型复习总汇 赵嘏《寒塘》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歌鉴赏模拟试题练习及答案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