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可生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几时可生还”出自唐代李白的《奔亡道中其四》,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shí kě shēng huá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几时可生还”全诗

《奔亡道中其四》
唐代   李白
函谷如玉关。
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
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
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
七日鬓毛斑。

分类: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头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奔亡道中其四》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奔亡道中其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函谷如玉关。
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
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
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
七日鬓毛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白在流亡的途中的心情和境遇。他身处函谷关,如同被玉石围绕,心怀忧虑,不知何时能够重返故乡。洛阳已成易水,嵩岳成了燕山,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语言也变成了羌胡的口音,而且人们众多,沙塞之地容颜黯淡。申包,可能是指李白的朋友或知己,此时也只能悲痛地哭泣。七天过去了,李白的鬓发上出现斑白之色,显示了他历经艰难和困苦。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白在流亡途中的孤独、困苦与无奈之情。他被地理环境和时代变迁所困扰,感到失去了故乡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洛阳作为唐朝的古都,几乎成了水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嵩岳山本是中原著名的名山,如今却被当作燕山。语言的变化也象征着文化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沙塞之地的人们看起来黯淡无光,给李白增添了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李白的朋友申包在这个时候只能伤心地哭泣,显示了李白身处异乡的困境和无法得到应有的悲伤抚慰。而李白的鬓毛斑白,暗示了他在流亡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的情绪,展现了流亡者的辛酸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动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几时可生还”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ēn wáng dào zhōng qí sì
奔亡道中其四

hán gǔ rú yù guān.
函谷如玉关。
jǐ shí kě shēng huán.
几时可生还。
luò yáng wèi yì shuǐ.
洛阳为易水。
sōng yuè shì yān shān.
嵩岳是燕山。
sú biàn qiāng hú yǔ.
俗变羌胡语。
rén duō shā sāi yán.
人多沙塞颜。
shēn bāo wéi tòng kū.
申包惟恸哭。
qī rì bìn máo bān.
七日鬓毛斑。

“几时可生还”平仄韵脚

拼音:jǐ shí kě shēng huá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几时可生还”的相关诗句

“几时可生还”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几时可生还”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几时可生还”出自李白的 《奔亡道中其四》,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