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春风小契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看舞春风小契丹”全诗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分类: 出塞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塞》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出塞》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出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战事和边境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涿州沙上饮盘桓",将人物置身于涿州的沙地上,观赏着舞动的春风下的小契丹人。这里涿州是指北方的边塞地区,沙上饮盘桓意味着在边塞地带停留、观察,盘桓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不舍之情。
接着的"塞雨巧催燕泪落",塞雨指的是边塞地区的雨水,巧催燕泪落则描绘了春雨中燕子的泪水,表达了边塞战事的残酷和伤痛。这里的燕泪也可以代指边塞士兵的泪水,暗示了他们的艰辛和牺牲。
最后一句"蒙蒙吹湿汉衣冠",蒙蒙意味着模糊、朦胧,吹湿汉衣冠则表达了北方边地的湿润天气,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给中原地区带来的影响。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苦和不幸。
整首诗词通过对边塞战事和边境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也赋予了诗人对边塞地区的独特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边塞风情,展示了王安石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看舞春风小契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sài
出塞
zhuō zhōu shā shàng yǐn pán huán, kàn wǔ chūn fēng xiǎo qì dān.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sāi yǔ qiǎo cuī yàn lèi luò, méng méng chuī shī hàn yì guān.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看舞春风小契丹”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