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大施门前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若论大施门前事”全诗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云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分类: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题湘山大施堂》范成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湘山大施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倚春林泪竹枝,
南游风物鬓成丝。
难寻桂岭千峰梦,
更了湘山一段奇。
来云别无心外法,
行藏休问塔中师。
若论大施门前事,
竿木逢场且赋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范成大在湘山大施堂思考人生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倚靠在春天的林木旁边,泪水滴落在竹枝上,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南方游历的风景使他的鬓发变得如丝一般白。他感叹在桂岭山中难以找到千峰的景象,但在湘山却经历了一段奇特的经历。他来到这里,心无旁骛,不追求名利外在的法术,行踪隐匿,不与塔中的师傅交流。如果讲述大施门前的事情,他只愿意在竿木逢场之时赋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范成大的感慨和思考。描写春天的林木和竹枝,以及南方的风景,营造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作者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岁月的流转。他对桂岭山的向往,却在湘山遇到了一段奇特的经历,这种转折增加了诗词的戏剧性和意味深长的感觉。
诗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他来到湘山大施堂,心无旁骛,不追求外在的法术,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思考。他不愿与塔中的师傅交流,暗示他对传统的教诲和规范持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主张。这种超脱和自我主张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越。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范成大的自我定位和表达欲望。他说如果要讲述大施门前的事情,他愿意在竿木逢场之时赋诗。这里的竿木可以理解为舞台或场合,暗示他只愿意在特定的时机和场合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这种表达欲望体现了作者作为文人的身份和对诗歌表达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诗词的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若论大施门前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xiāng shān dà shī táng
题湘山大施堂
zhòng yǐ chūn lín lèi zhú zhī, nán yóu fēng wù bìn chéng sī.
重倚春林泪竹枝,南游风物鬓成丝。
nán xún guì lǐng qiān fēng mèng, gèng le xiāng shān yī duàn qí.
难寻桂岭千峰梦,更了湘山一段奇。
lái yún bié wú xīn wài fǎ, xíng cáng xiū wèn tǎ zhōng shī.
来云别无心外法,行藏休问塔中师。
ruò lùn dà shī mén qián shì, gān mù féng chǎng qiě fù shī.
若论大施门前事,竿木逢场且赋诗。
“若论大施门前事”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