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如陶侃梦天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恍如陶侃梦天门”出自宋代秦观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ǎng rú táo kǎn mèng tiān m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恍如陶侃梦天门”全诗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宋代   秦观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分类:

作者简介(秦观)

秦观头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秦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茫茫汝水抱城根,
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
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
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
恍如陶侃梦天门。

中文译文:
茫茫的汝水环抱着城池根基,
野色偷偷地闯入烧痕之中。
千点湘妃泪珠挂在枝上,
一声杜宇在水边鸣叫,流淌着魂魄。

遥远怜惜鸿隙陂的穿行之路,
依然怀念着元和时期那贼背叛的恩情。
粉堞和女墙都已经消失殆尽,
仿佛陶侃的梦一般,触摸天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描绘了一幅登楼远眺的景色和情感。诗人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茫茫的汝水环抱着城池,野色渗入火烧的痕迹中。这里展现了一种寂寞和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

诗中提到了湘妃和杜宇,湘妃是楚国的一位美人,传说她因爱情不顺遂而在枝上流泪;杜宇是水边常见的鸟类,其鸣叫声在诗中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鸿隙陂、元和和贼背叛的恩情,这些都是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鸿隙陂是指一条小河,元和是指宋代朝廷时期,而贼背叛的恩情则暗指历史上的政治背叛。通过这些历史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的粉堞和女墙则是指城墙和守城的女子们已经消失殆尽,陶侃是南朝梁时的名将,梦天门则是指触摸天门,达到至高无上境地的意境。这里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和场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以寥寥几句,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寞凄凉、怀旧追忆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幽怨的情感氛围,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恍如陶侃梦天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tài shǒu xiàng gōng dēng lóu tiào wàng èr shǒu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máng máng rǔ shuǐ bào chéng gēn, yě sè tōu chūn rù shāo hén.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qiān diǎn xiāng fēi zhī shàng lèi, yī shēng dù yǔ shuǐ biān hún.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yáo lián hóng xì bēi chuān lù, shàng xiǎng yuán hé zéi fù ēn.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fěn dié nǚ qiáng dōu yǐ jǐn, huǎng rú táo kǎn mèng tiān mén.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恍如陶侃梦天门”平仄韵脚

拼音:huǎng rú táo kǎn mèng tiān m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恍如陶侃梦天门”的相关诗句

“恍如陶侃梦天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恍如陶侃梦天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恍如陶侃梦天门”出自秦观的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