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赋恤黎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薄赋恤黎甿”出自唐代张继的《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o fù xù lí m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薄赋恤黎甿”全诗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
唐代   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分类:

作者简介(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张继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邹判官往陈留》是唐代张继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齐宋两国频繁交战的景象,以及因战争而导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人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并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能够恢复安定与繁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邹判官往陈留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乱频繁的齐宋边境地区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困境。诗中提到了女子停止了织布,农民放弃了耕种,说明了战争对于社会经济的破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能够恢复安定与繁荣。

诗中的“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描绘了邹判官出使的场景,显示了他的重要身份和受到的礼遇。而“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则表达了邹判官的仁德和对于人民的关怀。他不仅对于君主忠诚,而且对于百姓也十分关心,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最后两句“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战火虽然已经烧过,但是战乱的影响仍然存在,社会仍然不够安定。诗人希望能够有贤明的统治者来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使得国家能够恢复安宁与繁荣。最后一句“一问鲁诸生”则是对于鲁国学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对于贤明统治者和智者的期望。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思考和关怀,展现了他对于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薄赋恤黎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zōu pàn guān wǎng chén liú yī zuò hóng zhōu sòng qiè shào chōng hé nán zū yōng pàn guān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

qí sòng shāng xīn dì, pín nián cǐ yòng bīng.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nǚ tíng xiāng yì zhù, nóng fèi wèn yáng gēng.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guó shǐ chéng yáo qù, zhū hóu yōng jié yíng.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shēn rén hé jūn zǐ, báo fù xù lí méng.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huǒ liǎo yuán yóu rè, bō yáo hǎi wèi píng.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yīng jiāng fǒu tài lǐ, yī wèn lǔ zhū shēng.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薄赋恤黎甿”平仄韵脚

拼音:báo fù xù lí mé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薄赋恤黎甿”的相关诗句

“薄赋恤黎甿”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薄赋恤黎甿”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薄赋恤黎甿”出自张继的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