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意为之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物意为之摧”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yì wèi zhī cu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物意为之摧”全诗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宋代   梅尧臣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八月十五夜的景象。诗人通过竹篱隔开的空隙看到了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溪水上。月光的倒影移动在素色的墙壁上,与诗人一起徘徊。这个夜晚是中秋节,天地间的雾露散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人们怀疑月宫中的玉兔是否出来,但是药杵并没有生起尘埃。嫦娥依靠着冰轮,她的美丽色彩仿佛在自我陶醉。诗人在这个夜晚感到迷惑,物事的意义似乎变得脆弱不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在一个中秋夜晚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如月光、竹篱、溪水等,这些景物与人的情感交融,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描绘的月光通过竹篱的隔离传递给诗人,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月光的倒影在素色的壁上移动,与诗人相互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祝福,但诗人却在这个时刻感到迷惑和孤寂。嫦娥的形象象征着美丽和渴望,但她却在冰轮上倚靠,显得孤单而自媒。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疑惑和对物事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思,给人以沉静、寂寥的感觉。通过这种描写手法,梅尧臣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物意为之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ā yuè shí wǔ rì yè dōng xuān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gé zhú yǐ jiàn yuè, qīng guāng dù xī lái.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yí yǐng shàng sù bì, yǔ wǒ xiāng pái huái.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shì yè zhèng zhōng qiū, tiān dì wù lù kāi.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rén yí yù tù chū, yào chǔ bù shēng āi.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cháng é yǐ bīng lún, yàn sè ruò zì méi.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tā xī qǐ bù fú, wù yì wèi zhī cuī.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物意为之摧”平仄韵脚

拼音:wù yì wèi zhī cu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物意为之摧”的相关诗句

“物意为之摧”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物意为之摧”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物意为之摧”出自梅尧臣的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