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耻着惠文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少年耻着惠文冠”全诗
官烛未销鸡送晓,军笳忽动马嘶寒。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送任兵曹赴边》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任兵曹赴边》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耻着惠文冠,
幕下时时把剑看。
官烛未销鸡送晓,
军笳忽动马嘶寒。
关连远树征途迥,
塞接霜芜战地宽。
见说长平门下客,
奇材唯有一任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兵曹被派往边境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少年兵曹的形象和环境,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祝福。诗中展现了年轻兵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他们时刻准备着,持剑守卫边疆。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场景,官烛未熄,鸡鸣迎晓,军笳声响,马嘶寒意,表现了边境战地的严寒和紧张氛围。诗人还描绘了边境的景色,远处的树木和辽阔的战地,展示了边疆的广阔和艰难。最后,诗人称赞了这位兵曹的才能和品德,认为他是长平门下的杰出人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边境兵曹的形象和环境。诗人运用形象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境战地的严寒和紧张氛围,以及年轻兵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诗人通过对边境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边疆的广阔和艰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最后,诗人对这位兵曹的才能和品德给予了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边境兵曹的英勇和坚守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少年耻着惠文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rèn bīng cáo fù biān
送任兵曹赴边
shào nián chǐ zhe huì wén guān, mù xià shí shí bǎ jiàn kàn.
少年耻着惠文冠,幕下时时把剑看。
guān zhú wèi xiāo jī sòng xiǎo, jūn jiā hū dòng mǎ sī hán.
官烛未销鸡送晓,军笳忽动马嘶寒。
guān lián yuǎn shù zhēng tú jiǒng, sāi jiē shuāng wú zhàn dì kuān.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
jiàn shuō cháng píng mén xià kè, qí cái wéi yǒu yī rèn ān.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少年耻着惠文冠”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