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风高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关塞风高夜”全诗
情知稻粱急,莫近网罗求。
关塞风高夜,江湖水落秋。
哀鸣徒自切,谁谓尔悲愁。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雁》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雁》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雁》
万里长为客,
飞飞岂自由。
情知稻粱急,
莫近网罗求。
关塞风高夜,
江湖水落秋。
哀鸣徒自切,
谁谓尔悲愁。
诗词中的"雁"象征着迁徙的旅行者,可以引申为离乡背井的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寂寞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万里长为客"意味着诗人长久以来一直身在外地,远离故乡,成为一名常年旅行的人。他感叹自己长期以客身份存在,无法拥有自由。
第二句"飞飞岂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虽然雁群在空中飞翔,但它们受制于自然规律和迁徙的必要,无法真正自由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情知稻粱急,莫近网罗求"揭示了诗人深知生活压力的紧迫,警告自己不要陷入困境和陷阱中。"稻粱"代表生活的衣食住行,"网罗"则象征着陷阱和诱惑。
在关塞风高的夜晚,江湖水已经落至秋天的水位。这里描绘了秋天的季节景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的哀鸣只能自己切痛,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两句"谁谓尔悲愁"表达了诗人对他人无法理解自己悲愁的感叹。诗人深感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无法让他人理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苦闷。
整首诗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诗中的景物描写和自我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理解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流亡和异乡生活的现实。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关塞风高夜”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àn
雁
wàn lǐ cháng wèi kè, fēi fēi qǐ zì yóu.
万里长为客,飞飞岂自由。
qíng zhī dào liáng jí, mò jìn wǎng luó qiú.
情知稻粱急,莫近网罗求。
guān sài fēng gāo yè, jiāng hú shuǐ luò qiū.
关塞风高夜,江湖水落秋。
āi míng tú zì qiè, shuí wèi ěr bēi chóu.
哀鸣徒自切,谁谓尔悲愁。
“关塞风高夜”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