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头都不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蒙头都不管”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治平寺清音堂》,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éng tóu dōu bù g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蒙头都不管”全诗

《治平寺清音堂》
宋代   洪咨夔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
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
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治平寺清音堂》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治平寺清音堂》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普门以眼听,
观音以耳观。
谓得观听真,
竟被耳眼瞒。
瞎却观音耳,
聋却普门眼。
万法本来空,
蒙头都不管。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关于观听与感知的思考。诗中提到普门和观音,普门象征着普遍的法门,观音则代表着观察世界的智慧。诗人认为人们常常被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限制,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他指出,有时我们的眼睛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就像是失去了观音的耳朵;有时我们的耳朵听不到真实声音,就像是聋了普门的眼睛。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超越感官的局限,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我们的认知和体验都受限于我们的思维和感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观察和感知的思考,表达了人类对于真实世界的局限性。诗人以普门和观音作为象征,寓意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无法完全洞察事物的本质。这种局限性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变得有限。诗人通过表达对这种局限性的思考,提醒人们要超越感官的束缚,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相。他指出,万物的本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我们的感知和认知都是受到思维和感官的限制。这首诗词呼唤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现象,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真实和智慧。

总体而言,洪咨夔在《治平寺清音堂》中通过对观察和感知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真实世界的局限性,并呼唤人们要超越感官的束缚,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真相和智慧。这首诗词在表达哲学思考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蒙头都不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ì píng sì qīng yīn táng
治平寺清音堂

pǔ mén yǐ yǎn tīng, guān yīn yǐ ěr guān.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
wèi dé guān tīng zhēn, jìng bèi ěr yǎn mán.
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xiā què guān yīn ěr, lóng què pǔ mén yǎn.
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
wàn fǎ běn lái kōng, méng tóu dōu bù guǎn.
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蒙头都不管”平仄韵脚

拼音:méng tóu dōu bù guǎn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蒙头都不管”的相关诗句

“蒙头都不管”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蒙头都不管”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蒙头都不管”出自洪咨夔的 《治平寺清音堂》,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