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若戟在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渐若戟在喉”全诗
驿吏劝我食,可已瘴疠忧。
初惊刺生颊,渐若戟在喉。
纷纷花满眼,岑岑晕蒙头。
将疑误腊毒,复想致无由。
稍稍热上面,轻汗如珠流。
清凉彻肺腑,粗秽无纤留。
信知殷王语,瞑眩疾乃瘳。
三复增永叹,书之遗朋俦。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初食槟榔》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初食槟榔》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初次尝食槟榔带来的感受和体验。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槟榔表面红白相间,用青瓜包裹。驿吏劝我尝食,但我忧虑瘴疠之病。初次咀嚼,感到刺痛颊部,接着像枪尖刺入喉咙。花样繁多的景象充斥眼帘,头脑中弥漫起迷离的感觉。我开始怀疑是否误食了腊毒,又重新想到尚无发生的原因。渐渐地,热气逐渐上升,轻微的汗珠如珠宝般流淌。清凉感透彻肺腑,粗俗的秽气消失殆尽。我相信这是殷王所言,闭目迷眩的疾病终将痊愈。我三番叹息,书写下这篇留给亲朋好友的遗作。
诗意和赏析:
《初食槟榔》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初次尝食槟榔的经历。诗人通过对自身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槟榔的好奇和忧虑,并通过对食用槟榔后的感受的描绘,展示了槟榔带来的复杂感官体验。从最初的刺痛到渐渐的热感,再到清凉舒爽,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对槟榔的好奇和遐想。
这首诗的描写手法独特,通过对感官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亲身体验了诗人食用槟榔的过程。从刺痛颊部到戟尖般的感觉,再到眼前花样繁多的景象和迷离的感觉,读者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妙和神秘的境界。诗人由最初的忧虑和怀疑逐渐转变为对槟榔所带来的清凉舒爽的赞美,以及对疾病的痊愈的信心。
这首诗词通过对槟榔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体感官的奇妙体验。它展示了人类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和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疗法和草药治疗的信心和希望。
总之,《初食槟榔》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槟榔所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和人体的思考和探索。
“渐若戟在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shí bīng láng
初食槟榔
bīng láng hóng bái wén, bāo yǐ qīng fú liú.
槟榔红白文,包以青扶留。
yì lì quàn wǒ shí, kě yǐ zhàng lì yōu.
驿吏劝我食,可已瘴疠忧。
chū jīng cì shēng jiá, jiàn ruò jǐ zài hóu.
初惊刺生颊,渐若戟在喉。
fēn fēn huā mǎn yǎn, cén cén yūn méng tóu.
纷纷花满眼,岑岑晕蒙头。
jiāng yí wù là dú, fù xiǎng zhì wú yóu.
将疑误腊毒,复想致无由。
shāo shāo rè shàng miàn, qīng hàn rú zhū liú.
稍稍热上面,轻汗如珠流。
qīng liáng chè fèi fǔ, cū huì wú xiān liú.
清凉彻肺腑,粗秽无纤留。
xìn zhī yīn wáng yǔ, míng xuàn jí nǎi chōu.
信知殷王语,瞑眩疾乃瘳。
sān fù zēng yǒng tàn, shū zhī yí péng chóu.
三复增永叹,书之遗朋俦。
“渐若戟在喉”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