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西郊日暮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故国西郊日暮尘”全诗
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
新元北客愁边泪,故国西郊日暮尘。
谁与高寒伴幽独,雪声清梦入霜筠。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黄湾书事时虏人犯淮》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湾书事时虏人犯淮》是宋代文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边鼓角动星辰,
我复驱贫近海滨。
强对溪山方袖手,
不堪梅柳已惊春。
新元北客愁边泪,
故国西郊日暮尘。
谁与高寒伴幽独,
雪声清梦入霜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时值混乱的战乱年代,诗人置身于黄湾的海滨,听到擂鼓和号角声震动着星辰。他再次离开贫困的家乡,接近海滨,希望能够远离战乱的困扰。然而,诗人发现即使在这里,他也无法置身事外。面对美丽的溪山景色,他无法袖手旁观,因为梅花和柳树的盛开已经惊动了春天。新的一年开始了,北方的客人对边境的困境感到忧愁,他们的眼中流露出边境战乱所带来的泪水。而在故国的西郊,夕阳下升起的尘土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时刻,诗人思索着谁能与他共同度过高寒的岁月,陪他一同面对幽寂和孤独。雪花的声音清脆地传入他梦中,像一支清澈的曲调,将他的梦境渗透到寒霜覆盖的竹筠之中。
赏析:
《黄湾书事时虏人犯淮》以细腻而凄美的笔触展现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海边、溪山、梅柳和雪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相融合,表达了对乱世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海滨、溪山和梅柳都是一种对宁静和美好的追求,然而,战乱的现实却使诗人无法摆脱困境,感叹于时代的不公和战乱的痛苦。诗人通过描绘雪声清梦入霜筠,表达了对寒冷孤寂环境中的渴望与憧憬,展示了诗人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世界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表达中透露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他虽然置身于困境之中,却依然寻求着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救赎。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人生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韵的表现手法,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故国西郊日暮尘”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áng wān shū shì shí lǔ rén fàn huái
黄湾书事时虏人犯淮
hǎi biān gǔ jiǎo dòng xīng chén, wǒ fù qū pín jìn hǎi bīn.
海边鼓角动星辰,我复驱贫近海滨。
qiáng duì xī shān fāng xiù shǒu, bù kān méi liǔ yǐ jīng chūn.
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
xīn yuán běi kè chóu biān lèi, gù guó xī jiāo rì mù chén.
新元北客愁边泪,故国西郊日暮尘。
shuí yǔ gāo hán bàn yōu dú, xuě shēng qīng mèng rù shuāng yún.
谁与高寒伴幽独,雪声清梦入霜筠。
“故国西郊日暮尘”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