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竹径通城下”出自唐代张籍的《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竹径通城下”全诗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唐代   张籍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分类:

作者简介(张籍)

张籍头像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张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诗人给初归云门寺的灵一上人寄去的信。诗人描述了灵一上人与他共同修行的情景,以及灵一上人离开云门寺去其他地方修行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地名,诗人表达了对灵一上人的思念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地名作为背景,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灵一上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描绘了寒山之中白云飘渺的景象,法侣(指灵一上人)自然而然地来到诗人身边,两人心灵相通,共同修行。

接下来的两句“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则描绘了云门寺的环境。竹径通向城下,松门则隔水而立于西方。这里通过描写云门寺的位置和景观,营造出宁静幽雅的修行环境。

接着诗人写道:“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灵一上人离开云门寺去沃洲修行,而不会迷失在武陵山。这里表现出灵一上人的坚定决心和对修行道路的选择。

最后两句“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描绘了诗人遥望灵一上人离去的情景,秋风吹拂着会稽山(即灵一上人的目的地)。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灵一上人离去的感慨和祝福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地名和人物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灵一上人的思念和对他修行道路的祝福。同时,通过寄托在自然景物上的情感,使诗词充满了唐代文人儒雅的气息,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竹径通城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líng yī shàng rén chū guī yún mén sì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hán shān bái yún lǐ, fǎ lǚ zì zhāo xié.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sōng mén gé shuǐ xī.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fāng tóng wò zhōu qù, bù zuò wǔ líng mí.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fǎng fú yáo kàn chù, qiū fēng shì kuài jī.
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竹径通城下”平仄韵脚

拼音: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竹径通城下”的相关诗句

“竹径通城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竹径通城下”出自张籍的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