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无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如无生”出自先秦佚名的《苕之华》,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rú wú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不如无生”全诗

《苕之华》
先秦   佚名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分类: 诗经生活

苕之华翻译及注释

翻译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注释
⑴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华:同“花”。
⑵芸(yún)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⑶维其:何其。
⑷牂(zāng)羊:母羊。坟首:头大。
⑸三星:泛指星光。罶(lǐu):捕鱼的竹器。
⑹鲜(xiǎn):少。

苕之华鉴赏

  全诗三章,前两章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这两句诗人以所见苕的花、叶起兴,苕叶青花黄,充满生机,而荒年的人民呢,却难以为生。诗人由联想导入感慨,两章诗的结尾两句即是所感。诗人痛心身处荒年,人们在饥饿中挣扎,九死一生,难有活路,反不如苕一类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为此,他心里忧伤不已,竟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下,本以人为贵,今反而羡慕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无生”的话,实在悲哉痛哉,愤极恨极。

  前两章尽管诗人感情激切,难以压抑的忧愤,几如烈火喷射而出,但是这一忧愤产生的原因,还是隐含在比兴之中,到第三章才加以揭示。“牂羊”两句确如清方玉润所说“造语甚奇”(《诗经原始》)。正因为“奇”,所以旧说纷纭,多不得要领。其实这是诗人诉说忧愤的原因,意思是说:荒年无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个大头;打鱼吧,水中捕鱼的竹器中只有星光不见鱼。最后两句“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是最沉痛的呼号,人吃人,同类相残,本已惨绝人寰,可是此诗却说,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还可以想见,吃草的羊都已瘦得无肉可吃,何况饥饿已久的人呢。不消说个个枯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饱肚子的。说得何等毛骨悚然,把惨景更推进了一步,较之唐人所写的“足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轻肥》)的诗句更加怵目惊心,不忍卒读。对于这两句话王照圆还特地记下她闻见的一段事实,加以印证,其文说:“东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数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鬻男卖女者,廉其价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亲睹,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并自注云:“巳、午间,山左人相食。默人与其兄鹤岚先生谈诗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鲜可以饱’,人瘦也。此言绝痛,附记于此。”可见,此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充分显示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力量。

苕之华创作背景

  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易林·中孚之讼》曰:“牂羊羵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至于作者,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不如无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áo zhī huá
苕之华

sháo zhī huá, yún qí huáng yǐ.
苕之华,芸其黄矣。
xīn zhī yōu yǐ, wéi qí shāng yǐ! sháo zhī huá, qí yè qīng qīng.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
zhī wǒ rú cǐ, bù rú wú shēng! zāng yáng fén shǒu, sān xīng zài liǔ.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rén kě yǐ shí, xiān kě yǐ bǎo!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不如无生”平仄韵脚

拼音:bù rú wú shēng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不如无生”的相关诗句

“不如无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不如无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如无生”出自佚名的 《苕之华》,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