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气生荒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朔气生荒堡”全诗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分类: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边上行》贯休 翻译、赏析和诗意
边上行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中文译文:
边地上行
在黑松林的外面路上,风角远远吹啸。
朔气充满了荒凉的堡垒,秋尘弥漫着病容。
豺狼啃食着尸骨,人们来到月亮边的烽火台。
不要打算再往西行,西边的地方逐渐变得凶险。
诗意:
这首诗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边地的景象和人们的困境,展现了那个时代边陲地区的残酷和艰苦。黑松林外的路上,风声嗈嗈,象征着荒凉和凶险。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描述了荒凉边地的冰冷和疾病肆虐。豺狼啃食沙地的尸骨,人们在月亮边上的烽火台上守卫边界,表现了边地的危急和战乱。诗人呼吁人们不要再往西行,是对西方地区的警示,暗示着西方的危险和不稳定。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贯休对边地艰苦生活和战乱的深刻认识,以朴实的语言和写实的手法,将边地的凄凉景象展现出来。诗中对于边地的描写充满了浓烈的哀愁和悲凉,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思索。贯休通过写实的细节描绘和独特的形象语言,将边地的景象和人们的遭遇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以边地的景象为素材,揭示了人类的困境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朔气生荒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iān shàng xíng
边上行
hēi sōng lín wài lù, fēng jiǎo yuǎn yōng yōng.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shuò qì shēng huāng bǎo, qiū chén mǎn bìng róng.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chái póu shā dǐ gǔ, rén shàng yuè biān fēng.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xiū zuò xī xíng jì, xī xíng dì jiàn xiōng.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朔气生荒堡”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