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寄征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未得寄征人”出自唐代刘长卿的《月下听砧》,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dé jì zhēng ré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未得寄征人”全诗

《月下听砧》
唐代   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分类: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头像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月下听砧》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下听砧》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意深沉而悲凉,描述了夜晚静谧的寒冷城市中,听到悲凉的砧声。诗中的砧声象征了长期的战事和边塞的艰难境况,折射出诗人对边塞军人的思念和悲伤。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夜晚静谧掩盖寒冷的城市,
清脆的砧声从何处发出?
砧声连绵不绝地撞打秋月,
触动了我悲伤的情怀,让我对边塞的卢龙戍产生了深深的伤感。
却无法将这些感动寄送给边塞的将士们,
如今我只能对着寒霜和露水独自哀伤。

这首诗以夜晚的清静和孤寂为背景,通过描写砧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牵挂边塞军人的情怀。诗人通过对砧声的描写,表达了对边塞军士们遭受艰难困苦的同情和思念之情。整首诗字数不多,但却道出了深沉而悲凉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战争和边塞境况的关注与思考。该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浓郁的抒发,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未得寄征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è xià tīng zhēn
月下听砧

yè jìng yǎn hán chéng, qīng zhēn fā hé chǔ.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shēng shēng dǎo qiū yuè, cháng duàn lú lóng shù.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wèi dé jì zhēng rén, chóu shuāng fù chóu lù.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未得寄征人”平仄韵脚

拼音:wèi dé jì zhēng ré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未得寄征人”的相关诗句

“未得寄征人”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未得寄征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未得寄征人”出自刘长卿的 《月下听砧》,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