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出自宋代苏轼的《虢国夫人夜游图》, 诗句共16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móu hào chǐ shuí fù jiàn, zhǐ yǒu dān qīng yú lèi h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全诗

《虢国夫人夜游图》
宋代   苏轼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分类: 咏史怀古写人讽刺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
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
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
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
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
⑴虢(guó)国夫人夜游图:唐代画作。此画在北宋末期已成为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画院,据说上面有徽宗的题字。此画原图已佚,今辽宁博物馆有宋仿者一帧。绢本,横卷,题《临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唐朝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⑵鞚(kòng):勒马的绳。玉花骢(cōng):唐玄宗的名马。
⑶蹋(tà):踏。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⑷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
⑸明光宫: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⑹羯(jié)鼓催花柳:唐代南卓《羯鼓录》:“唐明皇好羯鼓,尝于庭内临轩击鼓,庭下柳杏时正发坼,明皇指而笑谓宫人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来传为羯鼓催花的故事。羯鼓,唐代由羯族传来的一种鼓,形如漆筒,音响急促高昂,故名羯鼓。
⑺玉奴:杨贵妃的小名。弦索:原指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索。
⑻八姨:即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
⑼明眸(móu)皓(hào)齿谁复见:此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诗意。“明眸皓齿”连同上句的“走马”与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国夫人。
⑽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图画。
⑾吴公台、雷塘:都在扬州。吴公台因陈将吴明彻得名。隋炀帝死后,初葬吴公台下,后来迁葬雷塘。
⑿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隋灭陈时,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韩擒虎俘获,随后被杀。
⒀门外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开国功臣,灭陈时领军为先锋。这里用杜牧《台城曲二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 古诗赏析

  苏轼这首《《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 古诗》和杜甫的《丽人行》在题材和主旨上一脉相承,含有一定的讽谕意义。

  诗的起四句为第一段,渲染虢国夫人恃宠骄肆。前两句所描绘的形象,正是图中虢国夫人形象的再现。作者写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美人名马,相互辉映;神采飞动,容光艳丽。《明皇杂录》记载:虢国夫人出入宫廷,常乘紫骢,使小黄门为御者。画和诗所绘写的都有所据。“金鞭争道”两句,写虢国夫人的骄纵,和杨家炙手可热的气焰。作者用“金鞭争道宝钗落”这句,再现了图中的情景。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据史载,某年正月十五日,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结果公主受惊落马。诗所写的,正是画意所在。

  诗的第二段是“宫中羯鼓催花柳”以下六句,写虢国夫人入宫和宫中的情事。此时宫中正作“羯鼓催花”之戏,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乘车缓缓而行,惊尘不动,素妆淡雅。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是放慢了。其是珠光宝气,人影衣香,花团锦簇,在不夜的宫廷里,一派欢乐情景,纷呈纸上。诗中叙玉奴和八姨作为衬映,而“自鞚玉花骢”的佳人,才是主体。画图是入神之画,诗是传神之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作者写诗至此,于欢情笑意中,陡作警醒之笔。作者说: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陡转两句,笔力千钧。

  第三段是最后四句,紧承前文,作者在观图感叹之后,更对历史上一些回环往复的旧事,致以深沉的感慨。诗说:“吴公台下雷塘路,人间俯仰成今古。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历史上的隋炀帝,当年也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可是他后来也步陈叔宝的后尘,俯仰之间,身死人手,国破家亡,繁华成为尘土。言外之意,是说唐明皇、杨玉环、虢国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吴公台下雷塘路”,葬埋了隋朝风流天子;“马嵬坡下泥土中”,也不仅仅只是留下杨玉环的血污,她的三姨虢国夫人也在那里被杀掉了。荒淫享乐者的下场,千古以来,如出一辙。昙花一现的恩宠,换来的仅仅是一幅供人凭吊的图画。

  全诗着意鲜明,前两段十句,全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明眸皓齿”两句转入主题,作轻微的感叹。末段四句,揭示意图,语意新警,亦讽亦慨,而千古恨事亦在其中,如此题图,大笔淋漓,有如史论,引人深思。

《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 古诗创作背景

  《《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 古诗》(一名《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图为张萱所绘,一说是出自周昉之手。据前人笔记,此画先后曾珍藏在南唐宫廷和宋徽宗画院,其中还经过大词人晏殊的庋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此画为刘有方所收藏。当时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中书舍人,曾看到此图,于是作了这首七言古诗。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ó guó fū rén yè yóu tú
虢国夫人夜游图

jiā rén zì kòng yù huā cōng, piān rú jīng yàn tà fēi lóng.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jīn biān zhēng dào bǎo chāi luò, hé rén xiān rù míng guāng gōng.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gōng zhōng jié gǔ cuī huā liǔ, yù nú xián suǒ huā nú shǒu.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zuò zhōng bā yí zhēn guì rén, zǒu mǎ lái kàn bù dòng chén.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míng móu hào chǐ shuí fù jiàn, zhǐ yǒu dān qīng yú lèi hén.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rén jiān fǔ yǎng chéng jīn gǔ, wú gōng tái xià léi táng lù.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dāng shí yì xiào zhāng lì huá, bù zhī mén wài hán qín hǔ.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的相关诗句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出自苏轼的 《虢国夫人夜游图》,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您也许还喜欢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