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诗句共16个字,诗句拼音为:yuàn dé cǐ shēn cháng bào guó, hé xū shēng rù yù mén guā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全诗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分类: 边塞爱国

作者简介(戴叔伦)

戴叔伦头像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 古诗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 古诗简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i shàng qǔ èr shǒu qí èr
塞上曲二首·其二

hàn jiā jīng zhì mǎn yīn shān, bù qiǎn hú ér pǐ mǎ hái.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yuàn dé cǐ shēn cháng bào guó, hé xū shēng rù yù mén guān.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相关诗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戴叔伦的 《塞上曲二首·其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您也许还喜欢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