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鼻城》 苏轼

宋代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石鼻城》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石鼻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游历时所见到的景色和他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平时战国今无在,
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
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
道边修竹水潺潺。

诗意:
这里的"石鼻城"是指一个位于西南地区的边境城市,苏轼在这里观察到了一些景象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的开头,他描述了现在战乱的时代,没有了平和的景象,大家都忙于征战,征夫们没有闲暇。他接着写到,他作为北方的客人初次来到这里,体验了这个地方的险峻和新鲜。蜀人(指当地人)从这里开始送他进入那片苍茫的山水之间。在月光的映衬下,他独自穿行在朦胧的黑暗中,心情愁苦,渡过奔流的河流,感到无边的茫然。然而,随着他逐渐深入西南地区,他看到了风景的变化,道路旁修建着竹林,水声潺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于时代动荡和游历所带来的内心体验。诗的前半部分,他以战乱的现实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平和时光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状况的不安和失望。后半部分,他通过描述自己的旅途和所见,展示了对于未知和陌生的探索和好奇心。他在黑暗中独行,感到愁苦和茫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了风景的变化和美好,竹林和潺潺的水声给他带来了一份宁静和安慰。整首诗词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于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赞美。同时,通过描写不同地方的景色和氛围变化,也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游子的旅行经历和心灵的历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石鼻城》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hí bí chéng
石鼻城

píng shí zhàn guó jīn wú zài, mò shàng zhēng fū zì bù xián.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běi kè chū lái shì xīn xiǎn, shǔ rén cóng cǐ sòng cán shān.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
dú chuān àn yuè méng lóng lǐ, chóu dù bēn hé cāng máng jiān.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jiàn rù xī nán fēng jǐng biàn, dào biān xiū zhú shuǐ chán chán.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石鼻城》专题为您介绍石鼻城古诗,石鼻城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书焦山纶长老壁》苏轼 《和孔周翰二绝 观净观堂效韦苏州诗》苏轼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苏轼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苏轼 《迁居临皋亭》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苏轼 《红梅三首》苏轼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苏轼